《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4年10所“魏桥彩虹之家”:一场持续的县域乡村青少年发展公益实践

2023年04月04日 9:14 4835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阅读有什么力量?

云南省砚山县的一名小学生在魏桥彩虹之家“阅读之星”的征文活动中这样写:“每一本书都是一级阶梯”。阅读是向上走、向前走的力量。

1
魏桥彩虹之家“阅读之星”的征文活动

2019年至2022年,在中国宏桥集团有限公司的持续支持下,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共建设落成10所魏桥彩虹之家。截至目前,“魏桥彩虹之家”为砚山县捐赠图书10万余册,组织夏令营2次,受益儿童超过15100人。

2023年3月,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沟通、带动专业乡村教育议题研究机构前往云南砚山,对10所“魏桥彩虹之家”的进展情况展开调研,以期总结“魏桥彩虹之家”在县域乡村青少年发展议题上持续探索的经验。

1

2

3

4


5
魏桥彩虹之家的学生们

写在纸上的阅读与梦想

项目的核心,围绕阅读开展。

“魏桥彩虹之家”的逻辑起点,是通过阅读影响青少年对于世界的观察,而不仅仅是把书送到学生手中,或者摆在阅览室里。“我们希望从心灵深处激发乡村儿童对书中知识的渴望,从而提升自身素养态度。”作为捐赠方,中国宏桥集团有限公司对此十分认可。

1

2
魏桥彩虹之家的学生们

伴随着“魏桥彩虹之家”活动的持续开展,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阅读的重视度也不断提升:

【案例】10所魏桥彩虹之家之一的阿伍小学,根据学年进行阶段划分,做好每月借阅登记,借阅书籍数量、借阅时间、归还时间都清楚明晰,按时督促学生借书就读书。

1

2
阿伍小学读书借阅登记

【案例】干河乡的红舍克小学则每天下午都组织学生读书半小时,并且老师会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很多学生的读书笔记和手账一样,配了图画、贴画,摘抄了经典文辞,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更多乐趣。通过读书笔记,学生会对阅读内容进行总结,写作阅读心得,学生之间也会互相交流、分享。这让阅读不只是阅读,更是走进学生生活,助力文学素养提升的重要方式。

1

2
制作精美的读书笔记

3
互相交流读书笔记的学生

与阅读项目相伴而生的,还有“魏桥彩虹之家”每年组织一次的“阅读之星”征文评选活动,结合平时阅读参与情况、专家评委打分等形式评选出优秀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去,看到更远的世界。

1

2

3
学生参加征文活动

“阅读之星”征文活动的开展,也得到了砚山县教育体育局和砚山县各项目学校的大力支持。让学生们的阅读成果得以展现,也让他们在读书之后学会“用书”,从输入与输出中再次感受阅读的乐趣,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对于乡村儿童来说,阅读和教育意义重大。在此次走访调研过程中,项目工作人员与第三方调研机构来到贫困学生家庭,实地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实况,通过面对面交流,更深刻地感受阅读和教育对乡村的重要作用,更加明确以阅读为主线的乡村青少年素养发展推动路径。

1

2

3
走访贫困家庭

乡村教育帮扶进行时

伴随着走访调研,系统性的座谈活动也同步举行。

3月26日,魏桥彩虹之家乡村教育成果交流与创新研讨活动在砚山县教育体育局举行。砚山县教育体育局局长赵敏、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苗勇波、《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徐峙、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联合劝募中心宫娟娟、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商凝瑶、南方周末公益基金合作发展总监董珮瑜等专家、业界同仁,及10所落成“魏桥彩虹之家”项目的乡村教师近50人共同参加研讨。

1

2

3

4
魏桥彩虹之家乡村教育成果交流与创新研讨活动现场

“教育最大的意义是能够带来改变。在乡村,一系列教育问题仍然严峻。乡村教育,谁来教?怎么教?需要如何引导?怎样协调各方力量参与?”北京彩虹基金会秘书长商凝瑶在会上表示,对正处于变革中的乡村教育环境,公益力量的涌入,对乡村教育多方面正在发挥作用。

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百年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研讨着眼于探寻企业捐赠、公益帮扶等力量如何行之有效的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盘活乡村教育资源,并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此外,研讨会还就围绕乡村教师流动问题、青少年辍学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教育信息化问题、电子设备对乡村青少年的影响问题、乡村美育资源需求问题展开讨论。

1
魏桥彩虹之家乡村教育成果交流与创新研讨活动现场

会上,砚山县教育体育局局长赵敏也表达了自身愿景:在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加快推进砚山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教育打造成为砚山的一张亮丽名片”。

此外,为了更好地提升在地教师素养、回应项目地县域教育发展需求,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在研讨的基础上,推动彩虹领读人徐峙等专家走进干河中学校园,带来乡村儿童阅读专题课程、乡村儿童安全教育专题课程等。学生现场反响热烈,随堂教师课后反馈良好,“这样的课可以多来,我们希望自己能走出去,也希望优秀的课程走进来”,干河中学教师表示。

1

2

3
《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徐峙为学生们做阅读分享

4

5
乡村儿童安全教育专题课程

责任编辑:孟庆科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