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世界首套钼化工尾气氨回收工业示范装置在金钼集团建成运行

2022年05月27日 8:5 9845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

5月10日,金堆城钼业集团化学分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共同完成的“离子液体法工业用氨吸收及循环利用绿色新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突出,设计建成的世界首套钼化工尾气氨回收工业示范装置,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由金钼集团化学分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院士张锁江团队共同合作开发的离子液体法工业用氨吸收及循环利用绿色新技术,以低挥发性、高吸收性的离子液体为吸收剂,实现了对钼化工含氨气体进行吸收处理和氨资源回收利用,配套相应设备、工艺、技术集成与优化,为从根本上解决氨的污染问题提供了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

该项目于2018年7月开工建设,当年12月建成,项目总投资额4660万元,包括吸收塔、解析塔、降膜蒸发器、电控室等配套设施。自2019年1月份投入使用以来,运行平稳,并于2021年4月,通过中国科学院STS区域重点项目验收。

本次鉴定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来自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单位的四名院士和行业内权威专家共聚“云端”。鉴定委员会专家分别听取了化学分公司科技成果工作报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技术报告及现场72小时考核情况介绍,通过视频观看了现场装置及运行情况,审阅了项目相关材料,并对相关技术环节进行了质询。

经过近4个小时的专业评审,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国家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经济和环境效益突出;设计建成了世界首套钼化工尾气氨回收工业示范装置,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责任编辑:孟庆科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