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中铝集团获十二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2年01月23日 11:2 7222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创新驱动结硕果科技发展铸辉煌 中铝集团获十二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联合发布2021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铝集团所属企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36项,其中一、二、三等奖各12项,一等奖数量创集团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此次获奖项目中,不少科技成果填补国内外空白,并在推广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矿山技术领域,长沙院“大型地下铝土矿床综合机械化连续开采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首创了地下铝土矿硬岩阵列式辅助预裂综合机械化连续采矿技术,完全革新了铝土矿地下开采工艺。长勘院“矿山地下采空区智能化精准探测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实现了在地下矿山采空区、溶洞、管涵、人防工事等工程的空间形态、大气环境等几何物理参数一体化获取的创新应用。

在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郑州研究院“基于晶面定向生长调控高纯度微晶氧化铝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填补了精细氧化铝相关基础研究的空白,形成了高纯度微晶系列精细氧化铝产品及产业化技术,实现高纯度微晶氧化铝产品国产化率90%以上。沈阳院“节能长寿命铝电解槽阴极制造技术及装备”项目,首创了“高抗热震炭块结构→生铁浇铸→大截面钢棒→钢棒突出炭块→炭块端部绝缘”的节能长寿命阴极组关键制造技术。东南铜业“大型铜冶炼厂工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创建了悬浮冶金工艺模型和创新的悬浮熔炼和悬浮吹炼炉体新结构。易门铜业“复杂难处理铜精矿高效短流程冶炼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自主研发了集熔炼与沉降贫化于一体的栅栏式富氧强化熔炼高效短流程铜冶炼技术与装备等多项核心技术。驰宏锌锗“复杂低品位氧化矿及锌浸出渣高效协同综合回收技术”,实现了复杂低品位氧化矿及锌浸出渣的高效、连续、低碳、无害化冶炼。长沙院“全系列智能锌电积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和“二氧化碳协同生物法处理铅锌选矿废水成套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开发并产业化应用了锌电积阴极板顶部转运小车自定位跟随放板技术、二氧化碳协同生物法处理铅锌选矿废水成套技术等核心技术。

在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西南铝主持开发的“航空用高性能7050铝合金大规格锻件工业化制造技术”和“高性能航空铝合金超宽幅预拉伸板材工业化制造技术”,填补了航空用高性能7050铝合金规格锻件、超宽超厚铝合金预拉伸板、特超宽中厚铝合金预拉伸板等的国内生产空白,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垄断,全面实现了自主保障。

2021年,中铝集团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和强大动力,加速推出有关科技创新的系列变革举措,发布《“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新发展阶段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做实中铝中央研究院,建设专业领域技术中心,组建中国有色金属绿色低碳发展创新联合体,召开第四届科技创新大会,重奖科技创新杰出团队,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上践行了展现中铝引领者风范的战略使命。

责任编辑:孟庆科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