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山西戴德测控董事长缑岳松:乘“华为矿鸿”快车,开创井下智能AI巡检新局面

2021年12月30日 12:4 6951 来源: 资源再生杂志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近两年,煤矿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受到行业乃至国家的高度重视。2019年1月,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布《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鼓励支持煤矿企业与国内外科研单位、机器人制造企业开展合作,大力研发应用煤矿机器人;2020年2月25日,国家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吹响了向煤矿智能化进军的冲锋号。在逐渐实现“机械化替人、自动化减人”阶段性成果之后,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更高要求,促使煤炭行业急需运用机器人技术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煤矿设备的机器人化是煤矿智能化升级的必要措施。

戴德测控作为关注胶带运输设备,专注无损检测技术的"皮带机智能巡检"领域的技术引领者,持续致力于为煤矿提供专业、领先的、适用多场景应用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系列。如何将种类繁多的井下机器人放置于统一的操作系统下进行管理,以系统化的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为此,矿鸿操作系统应运而生。矿鸿操作系统的使命和目标是将不同的设备互联,通过独特“软总线”技术,在煤矿领域第一次实现了统一的设备层操作系统,以统一的接口和协议标准,解决了不同厂家设备的协同与互通的问题。

2021年9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携手华为公司共同发布“矿鸿操作系统”,戴德测控成为首批获邀参与的厂商,旗下搭载矿鸿系统的新版智能巡检机器人产品正式亮相。

图片1

矿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利用“矿鸿”系统分布式集群控制管理技术,实现自主运动规划,获取井下环境信息、本体状态信息,并对信息进行采集、分析、挖掘、识别与处理。

矿用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模拟人员对井下设备进行日常检查,所收集到的信息通过5G网络传输到地面。机器人通过视频读取周边设备仪表的运行参数,通过内置的传感器感知硐室的温湿度、有害气体等实现故障多维度统计和大数据分析,以此代替人工从事高强度、长时间的重复性巡检工作,实现危险工作区域的无人化、少人化作业,在减员增效方面起到极大的效果。

井下各种机器人搭载矿鸿操作系统后,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并与手机、穿戴设备互联,实现周边环境实时感知,更高精度地、更快速地反映井下的真实状况,提升井下生产作业安全。该系统也支持煤矿行业统一协议,能够灵活部署,统一构建。矿鸿操作系统凭借“一生万物,万物归一”的开放特性,通过对工业领域的行业应用适配,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

图片2

碰一碰,就能连上系统,知晓设备运行数据。“矿鸿”在行业开创性地探索出了一条多设备、多接口、多参数统一融合的新途径,形成一套煤矿设备数据通信标准。如今,搭载矿鸿系统的巡检机器人也能实现”一碰即传”的功能,数据实时传输,信息即时交换。

图片3

作为首个“联通煤矿井下万物”的工业物联网操作系统,“矿鸿操作系统”将围绕操作系统构建生态,并成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载体。智能矿山的本质是工业互联网,“矿鸿操作系统”可以把矿产下面的所有设备连接起来,虚拟成一个超级终端,把很多脏活累活、很多危险工作慢慢替代掉,让下一代煤矿工人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坐在办公室里挖煤。

戴德测控作为矿井“矿鸿”系统生态圈的参与者,将乘“华为矿鸿”快车,全力提升巡检机器人系统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技术水平,开创井下智能AI巡检新局面,共同助力智能化煤矿实现“分析在线化,控制协同化”。

责任编辑:定律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