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葛红林到地调中心、地研院调研

2021年11月04日 9:18 5388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

11月3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到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下称“地调中心”)、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地研院”)调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陪同调研。

地调中心主任、地研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寿成,地调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杨自安向葛红林汇报了两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业务工作、自身优势和特点、未来发展思路及重点工作。

葛红林听取汇报后表示,近年来,地调中心和地研院两家单位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品牌塑造与转型调整并举,探索实践地质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做了大量工作。地调中心转型发展有所起色、干部职工发展信心明显增强;地研院经营情况有所改善、行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葛红林指出,未来一个时期,两家单位发展经营仍面临挑战,但也有不少机遇,要放宽思路,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对此,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强党建不松劲,真正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和企风。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领导融入单位治理各环节,把党的建设转化为指导全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实效。当前,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结合有色行业、地勘行业的实际,把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史学习与单位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引向深入,真正做到学史力行。二是要锐意改革进取,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当前,地调中心、地研院都处在改革改制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主动适应新形势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锐意改革创新。在抓改革促转型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风险防控,只有行稳才能致远。同时,要持续强化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与人才梯队建设,充分发挥好骨干人才队伍作用,着力培养青年后备人才队伍,为单位改革转型发展造就系统性人才支撑。三是要团结一致向前看,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团结。地调中心、地研院业务性质相似,但又各有侧重,都是协会工作的重要支撑。要做好团结,搞好协作,打造命运共同体。在业务开拓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综合优势,抱团出击。两个单位要结合实际,做好各自规划,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地调中心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好地体现公益性质,地研院在做出业务特色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经济效益。

葛红林强调,党史学习教育要走深走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列出的清单要认真落实做好,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地调中心副主任刘秀霞、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杨军民,地研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监事田锦川,副总经理王书来等相关人员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

责任编辑:孟庆科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