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疫情防控严防死守 生产组织平稳高效——白银集团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

2021年10月31日 9:40 5838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面对当前严峻疫情,白银集团快速反应,全方位严细实地抓好防控责任落实和抗疫措施到位,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奋力化解疫情给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和冲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紧紧围绕全省“三个一”目标任务,锚定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全力冲刺,力争交出全年优异成绩单,彰显国企责任担当。

连日来,作为白银集团生产中枢的生产装备部高速运转,远比往常忙碌,这也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整个集团生产系统的真实写照。

1

加强生产调度指挥,发挥生产指令,解决现场问题,协调厂矿之间生产组织,实时掌控生产信息和现场情况,是生产装备部的工作常态。在近期这一段特殊日子里,生产装备部加大了协调服务力度,积极助力各厂矿单位克服疫情影响,调整优化生产组织模式,坚决打响打赢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收官之战。各厂矿单位在疫情防控严防死守的同时,科学调整周密组织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要求,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以精细化对标管理为手段,强化各环节、工序、岗位的责任落实,最大限度地挖掘工艺设备潜力,坚定不移力保全年铜铅锌产品产量56.8万吨的任务目标。连日来,集团采选冶系统保持满负荷生产,采选系统供矿量、处理量和冶炼系统主导产品产量均按进度计划完成。

2

白银集团生产装备部副主任罗虎成:“白银集团统筹安排,生产单位积极调整生产组织模式,确保了生产连续进行。截至10月26日,全公司采选冶各系统保持了连续平稳运行,铜铅锌主产品日产量保持在1600吨以上。”

1

2

在疫情防控期间交通管理的条件下,保障大生产供应链正常成为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集团指令,生产营销系统协同携手联动,分析预判评估疫情对集团生产经营和供应链影响,结合防疫物资和生产物资的库存情况确定了保供对策,制定执行采购和销售在疫情期间的应对方案。10月23日上午,生产装备部第一时间获取市防疫办办理运输车辆通行证所需资料清单,指派专人负责,加强此项工作的内外衔接;营销中心、红鹭物资公司和各厂矿迅速告知供应商交通管制措施,收集汇总并及时上报运输车辆、人员“两码一证”等。生产装备部严格审核整理按一车一表汇编成册,由专人盯在办理窗口办公。当天下午16时,第一批24张大宗物资车辆通行证办理完成,确保了全集团供应链稳定正常。

白银集团生产装备部副主任罗虎成:“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已经与市区两级部门建立了工作沟通协调机制,构建了良好的互信关系,为我们集团开辟了快速绿色通道。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严格审核把关报送材料,实现了办理一次成功。10月24日至26日一共办理通行证143张,保证了金属物料、焦炭、水洗煤和其他生产物资的正常运输和产品销售。”

截至10月26日,白银集团产供销供应链正常运行,防疫物资、主要原燃材料和重要物资库存保持在合理范围。

2

疫情发生后,正值冬季安全生产和冲刺全面任务目标的关键时点,白银集团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一体化管理,建立从集团到基层班组岗位的五级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责任体系,确保职工心理和身体健康,安全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各项安全和疫情防范措施科学有效,安全生产万无一失;聚焦基层班组岗位员工风险防控,扎实推进“5831”本安班组建设,对全集团701个班组开展年度车间级和厂级评审验收;结合冬季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要求,深入推进三年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攻坚和“过筛子、查漏洞、补短板、促提升”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并于10月25日展开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各领域安全风险有效防控,为四季度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1

白银集团安全管理部副主任张璞:“本次疫情发生后,白银集团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一体化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全员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责任制,实施了全公司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扎实推进‘5831’本安班组建设运行,迅速开展了冬季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保持了平稳,未发生重伤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责任编辑:孟庆科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