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叶维祝,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作为井冈山市东上乡曲江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他始终秉持着一颗初心,情系井冈,真情帮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给曲江村这片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2月25日,叶维祝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与众多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一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表彰。
春和景明,万物复苏,在井冈山市东上乡曲江村,一栋栋民居被群山与荷塘包围,错落有致。
曲江村,位于井冈山市西面,作为革命老区,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也曾是井冈山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村。
2015年,根据江西省委省政府相关安排,曲江村成为江铜集团定点包扶村之一。叶维祝作为江铜驻曲江村工作队队长,来到这里担任起驻村第一书记。
初来乍到,叶维祝对当时的景象印象深刻。村里房子很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土坯房,路都是泥土路,有的桥只是用两块木头搭着,到了晚上,整个村子陷入一片漆黑。
大山阻隔、交通闭塞、发展滞后,叶维祝深感责任重大,也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1 旧貌换新颜
刚到曲江村,叶维祝便着手帮助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架桥铺路、挖沟修渠,解决村民的燃眉之急。
全长1500米的农田灌溉水渠,取代了原本破败的坳头水渠,彻底解决了四个村民小组300多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宽敞平整的水泥马路,取代了原本泥泞的土路,直通每一户村民的家门口,做到了“扶贫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
贺家桥是曲江村贺家组200余村民出行必经之路,大约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年久失修,加之2015年特大洪水严重毁坏大部分桥墩,已成为危桥,为方便村民安全出行,江铜集团出资对贺家桥进行了重建。
一条条水泥路,一座座爱心桥,缩短了贫困户与外面世界的距离。
来到曲江村的5年多时间里,叶维祝多方奔走,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水渠1500米,新修入户路1.025公里,修建连组桥1座,建设灌溉水渠1800米,硬化道路1200米,新建排水沟1200米,新修饮水工程2处,还推动主干道绿化、小型停车场、村民心景园、河道整治建设,新建村文化活动室和休闲健身广场。
如今,曲江村34户贫困户139人早已全部脱贫,村庄旧貌换上了新颜。
夜幕降临,一曲昂扬的旋律划破夜空。村里的贺新月大姐,搬出大音响,约上几同村姐妹,在新建的休闲健身广场旁跳起了广场舞。
在贺大姐的带领下,大家挥舞着手、扭动着腰,转身、探步,一连串动作略显生疏又洋溢着欢乐。
一首首响彻深山的动感音乐,好似村民的生活,热热闹闹、越来越红火。
2 “输血”变“造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产业扶贫就是扶贫大业中的支点,只有充分用好力,找准发力位置,才能“撬动”贫困这座大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叶维祝刚到曲江村的时候,村级集体经济基本为零,每年靠上级拨款维持村里的日常开支,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去发展村公益事业及帮扶贫困户。
他深刻地认识到,帮扶脱贫仅仅拿钱没用,钱吃光用光了又会回到贫困的老路上去,只有把产业搞上去了,脱贫才有希望。
“我们这里山区环境好、水质好,村民也有土地,所以我们因地制宜,发展起了莲子种植。”
2018年,叶维祝争取到江铜产业扶持资金20万元,并吸纳村民入股5.8万元,成立了白莲合作社,种植白莲、养鱼、养虾共计90亩,实行“农户+贫困户+合作社”的产业结构模式,全年仅白莲产值就达20余万元,村民不仅可以获得分红,还能从中获取劳务收入和土地租金。
同时,利用曲江村山高林密的特点,叶维祝又组织大家发展起养蜂产业。
2016年,曲江村在江铜的资助下投资30万元组建了农机合作社,购置了一台耕作机、两台收割机。每到秋收时节,两台收割机就发挥起大作用,稻田收割结束后,耕作机便开始工作,除了曲江村的收割、犁地任务,还在其他村庄招揽起了“业务”。
如今,曲江村的白莲种植已从最初的90亩发展到了500亩,蜂箱从200个发展到了400个。
一颗颗莲子,一座座蜂箱,拉近了叶维祝与村民们心的距离,也让曲江村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曲江村农机合作社、苗木种植、荷塘养虾及养蜂四个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壮大,从一个集体经济为零的的空壳村,变为井冈山市村级多产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从2018年开始,曲江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三年在井冈山市排名第一,其中2019年曲江村产业销售收入突破了140万元,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4600元提高到现在的9000元,实现了翻番。
看到如今曲江村的产业发展,叶维祝十分欣慰,“下一步,我们不仅要培养一支年轻的村干部,还要培养他们的产业意识,培养出一支不走的扶贫队。只有产业发展巩固了,才能让老百姓真正富裕起来。”
村民们都说:“感谢江铜给我们派来这么好的‘第一书记’。”
扎根在红色圣地井冈山,叶维祝以实际行动让曲江村变了样,更撒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星星之火。
2月25日,叶维祝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与众多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一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表彰。
谈及曲江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叶维祝喜悦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能有幸参与到脱贫攻坚这项伟大工程,为老区人民做点贡献,我深感骄傲。”
责任编辑:孟庆科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