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扩大铝应用】铁路建设新蓝图将拉动高档铝材需求

2020年09月30日 8:49 6769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回望我国高铁的发展历程,2008年京津城际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正式跨入高铁时代;2012年哈尔滨至大连高铁开通,这是世界首条350 km/h等级的高寒高速铁路;2015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350km/h的我国标准动车组下线;2016年我国标准动车组在世界上首次实现420km/h交会及重组运行试验;2017年我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并在京沪高铁实现350km/h的商业运营,成为世界高铁建设和运营“灯塔”, 2019年北京至张家口高铁开通运营,350km/h的“复兴号”京张智能动车组在全球首次实现自动驾驶,是人间第一条智能化高铁,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高铁领跑全球的优势。

截至2020年7月,我国投入运营的“复兴号”动车组超过800标准组,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我国高铁里程达到3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2/3以上,运营里程独占世界鳌头。350km/h和250 km/h高铁运营里程均超过1万公里,是我国高铁的主力车型。

2020年8月13日,我国又发布了铁路建设新蓝图,在今后15年内是我国建设铁路又一黄金期,在这15年内高铁里程将约翻一番,达到7万公里,到2035年,我国所有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都将与铁路网相连,而每一个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都将有高铁通达,即便是最偏远的城市,比如新疆的喀什和西藏的日喀则,也将与高铁相连。

根据铁路建设新蓝图,到2035年中国将拥有约20万公里的铁路,比2020年7月14.14万公里增加5.86万公里。另外,我国还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100公里时速以上的铁路。其中近40公里为高铁,用的车辆是全铝的,铝材采购质量10.5吨/辆,建设车站及其他铁路设施还需要可观的建筑与结构铝材。

1

责任编辑:孟庆科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