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协调创新推动金属矿绿色开采 助力传统采矿转型升级

2020年08月24日 9:33 7293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

2020年8月19日~21日,2020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青年科技论坛金属矿绿色开采分论坛在广西南宁顺利召开。来自全国30余家单位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金属矿绿色开采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矿冶集团矿山所副所长郭利杰教授担任分论坛主席。

分论坛以“金属矿绿色开采技术创新”为主题,与会青年专家学者从矿山绿色开采技术及研究进展、矿山废弃空间利用、金属矿充填采矿技术、金属矿高浓度/膏体充填技术、矿山充填体力学、矿山充填胶凝材料、绿色开采案例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本次论坛还为演讲青年学者颁发了演讲报告纪念证书和优秀报告证书。

本次分论坛为国内采矿领域青年专家、学者、工程师及研究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分享与交流研讨的平台,与会代表通过深入研讨和互动交流,凝聚了学术共识和技术创新方向,增强了自主创新协同突破技术瓶颈的力量,论坛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次论坛对于推动金属矿绿色开采技术协同创新,助力传统采矿转型升级,以及对于促进当前矿产资源绿色开发支撑经济内循环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孟庆科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