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矿冶集团推动“矿业+智能制造”新生态建设

2020年08月14日 9:4 7630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8月10日,矿冶集团成功中标工信部《2020年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加工》及《2020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解决方案应用推广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工业设备上云解决方案应用推广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标志着矿冶集团将引领智能化、信息化在矿业领域的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开展应用,持续发挥在推动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进步上的主力军作用。

《2020年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加工》的实施是《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重要内容,将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进矿业制造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应用推广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工业设备上云解决方案应用推广公共服务平台》,作为一项国家级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旨在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工业互联网+矿业”的发展应用。

近年来,矿冶集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积极布局矿业智能制造与两化融合,开展了大量国际前沿技术攻关工作,先后承担国家国家级科研项目近百项,攻克了矿山装备智能作业、矿冶过程数字孪生、产业链协同制造等大量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出地下智能铲运机、智能乳化装药车、有轨运输系统智能化调度系统、无轨设备高精度定位与导航系统、矿山智能调度与控制平台、矿冶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一系列原创性高新技术成果。同时,矿冶集团积极贡献行业智慧,先后参与了科技部《资源领域国内外技术竞争评价研究报告》、《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资源领域战略研究报告》、工信部《有色金属行业智能矿山(工厂)建设指南》等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政策、规划、指南的编制工作,为我国矿山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次项目中标,是对矿冶集团在智能制造与矿业融合发展探索道路上取得成效的充分肯定。今后,矿冶集团将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着力打造面向矿冶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打通传统制造业时空瓶颈,持续推进“上云用数赋智”,打造“矿业+智能制造”新生态,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矿业数字化转型,支撑我国矿业行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孟庆科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