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中铝造”助力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2020年05月07日 10:1 11020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5月5日18时0分,随着点火命令一声令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基地腾云而起,直入长空,成功将我国新一代航天飞船试验船送入近地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作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中铝集团在此次发射任务中坚决履行央企的政治责任,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承担了大量铝合金关键材料的研制生产任务,为火箭的圆满发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材料保障。

多年来,中铝集团始终坚持为国防军工和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提供材料保障,所属东轻、西南铝和西北铝等企业曾多次承担并圆满完成国家航空航天任务的材料保障任务,数百名科研人员和上千名工程技术人员常年奋战在科研一线,成功研制出航天用系列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填补了我国空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我国航天用铝合金材料的需要。

作为我国铝加工行业技术和人才的重要摇篮,中铝东轻在此次发射任务中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箭体和舱体提供了大量铝合金材料。其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的“乘客”是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返回舱试验舱,其舱体材料是由东轻独家供应,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铝合金。该合金材料较传统某系合金强度、可焊性、耐腐性、耐损性、轻质性大幅度提高,航天器减重效果明显,可助力新一代载人飞船从“太空巴士”变为“太空货车”。此外,东轻还承担着火箭上多种规格锻件的生产任务。从源头合金铸造到性能检验,东轻以强大的使命担当和进取精神,进行了从板材轧制、拉伸、锻造成型到一系列热处理工艺探索,攻克了无数道难关,圆满完成了航天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材料保供任务。

中铝西南铝是我国高端合金材料的重要研发和生产基地,其研制生产的5米级、3米级铝合金整体锻环和多个规格、品种的高合金化板材被用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过渡环、转接框、贮箱等关键部位。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壳体材料80%以上亦由西南铝提供,主要用于飞船的“骨架”、蒙皮和运载火箭的结构件、连接件和受力件等关键部位。其中,西南铝提供的飞船“骨架”较之前的大了差不多1米。这些高合金化铝材具有品种规格多、构件尺寸大、形状复杂、工艺难度大的特点,西南铝有效解决了一系列工艺难题,取得熔铸、热加工、热处理等一系列科研成果,攻克了材料研发生产中的多项关键技术难关。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箭体主要结构件之一——框环型材由中铝西北铝独家提供。在接到攻关任务后,西北铝充分发挥科技研发力量整合优势,成立技术攻关团队,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全过程无遗漏精准化控制,经过数百次优化工艺参数、改进加工技术的试验摸索,完成10种规格、12种框环滚弯大型铝合金型材的研制和生产,各项工艺技术指标满足了装机要求,实现批量化供货。

据了解,此次发射升空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全箭总长53.7米,起飞重量约849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

责任编辑:郭沛宇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