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人民网评:清明,不忘却过往更希冀未来

2020年04月05日 10:44 9617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寒冬刚过,清明已至。

今年的春天格外漫长。一场看不见硝烟、听不见炮声的特殊战斗意外打响,安宁祥和的生活被突然打破,人们被迫全民迎战、举国出征,布阵国家防线,筑起城乡屏障,捍卫家庭堡垒。

夺命的病毒面前,是部署周密的应急大作战,是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是团结互助的全民大动员……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一曲生命的赞歌在祖国大地回荡、在人们心中回响。

清明,这个慎终追远、寄托哀思的节日,此时此刻便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在这场空前的疫情中,许多人不幸罹难,献出生命。王兵、冯效林、江学庆、刘智明、李文亮、张抗美、肖俊、吴涌、柳帆、夏思思、黄文军、梅仲明、彭银华、廖建军……这些离去的背影,永远定格在了2020年的春天,镌刻在无数人的记忆深处。他们是父亲、母亲,他们是兄弟、姐妹,是我们血脉相连的骨肉同胞,是我们心心相印的至亲至爱。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生命的光辉和精神的原野。

相比往昔,今年的清明注定会有些“冷清”。很多人或许无法到现场祭扫亲人的坟茔,难以亲身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所有人都深深理解,疫情防控还没有最终胜利,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令人窒息。从“清明时节雨纷纷”到“清明祭扫各纷然”,纵然形式变了、地点换了,但牵挂还在、想念不减、记忆永存。为此,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今天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当此之时,我们缅怀先人、哀悼亡者,也致敬烈士、感恩英雄;我们铭记苦痛、护佑历史,也珍惜当下、憧憬明天。可以说,今天的清明,是一个抚慰心灵的机会,是一个静心思考的契机,是一个联通家国的通道,安放着不同人的真情实感,塑造着时代的文化景观。

清明是追思过往的回眸,也是希冀未来的遥望。从寄托哀思到走向新生,我们不只有肝肠寸断的忧伤,还有高风亮节的精神,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武汉的樱花开了,湖北的城市陆续“解封”,全国各地工厂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大街小巷再次氤氲着令人怀念的“烟火气”……这些看似日常的生活细节,正在一点一点重新“载入”。这是一群人用莫大的牺牲换来的,我们必须学会珍惜。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清明是承载情感的节日,春天是孕育万物的季节。不忘却过往,让逝者安息;努力寻找确幸,愿生者安康。

责任编辑:孟庆科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