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追思悠悠。2020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致以深切哀悼,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这是对逝者的深切缅怀。在这场抗击疫情斗争中,我们失去了众多骨肉同胞。他们当中,有与病魔较量、不幸被病毒感染以至献出生命的医务人员,有夜以继日工作、突发疾病不幸殉职的公安干警,有冲锋在前无私奉献、不幸倒在最前沿的党员干部,有与病毒顽强抗争、不幸病亡的普通群众……他们都是与我们血脉相连的骨肉、生死相依的亲人。手足之情、同胞之谊,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深沉的情感。让我们低首,默诉心中那份不舍的亲情挚爱;让我们追思,愿他们带着亲人的爱与思念安息长眠。
这是对生命价值的崇扬。“国之兴也,视民如伤”。面对这场来势凶猛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彰显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从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到举全国之力支援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再到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贯穿始终。上下同心者胜,众志成城者赢。让我们在哀悼中感受生命的宝贵、崇扬生命的价值,更鼓起不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
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展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本色,展现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展现了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展现了把握规律、崇尚科学的求实态度,展现了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宽广胸怀,将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一个善于从灾难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民族,必将变得更加坚强、更加不可战胜;她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自己的进步中获得补偿。
风雨过后,生活还将继续;逝者安息,生者自当坚强。发扬伟大民族精神,战胜一切困难挑战,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既是对逝者的最好告慰,也是生者义不容辞的使命。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攻坚克难,更加勇毅前行!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05日 01 版)
责任编辑:孟庆科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