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多米尼加参议员代表团访问中金岭南公司

2019年09月06日 13:24 9703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9月1日上午,由多米尼加参议院多中友好小组主席、拉维加省参议员艾乌克利德斯·桑切斯·塔瓦雷斯率领的多米尼加共和国参议员代表团8人,在外交部拉美司参赞张元伟等的陪同下,到中金岭南公司总部参观访问。这是中多建交后,多米尼加参议员代表团第二次访华,将中金岭南公司作为此次行程的重要一站,体现了对中金岭南在多投资的高度关注与支持,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意义重大。公司董事局主席余刚,总裁张木毅,副总裁储虎、梁铭、郑金华,总裁助理郭磊,佩利雅公司营销总监韩敏智,迈蒙矿负责人Jonathan等热情接待了多米尼加参议员代表团一行。
艾乌克利德斯·桑切斯·塔瓦雷斯对中金岭南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他高度评价中岭南所属佩利雅多米尼加矿业公司为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对中金岭南在全方位强化海外资产深耕细作过程中给予的生态环境保护表示高度赞赏,希望能引进中方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
努埃省参议员菲利克斯·诺瓦·帕乌利诺深情回顾了多米尼加矿业公司的发展历程,高度肯定了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他指出,中金岭南将自身发展与支持地方建设紧密结合,与多米尼加政府、社会各界建立了广泛友好的合作关系,为当地经济和社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多米尼加矿业开发的成功典范,希望双方能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余刚对多米尼加共和国参议员代表团访华期间莅临中金岭南公司表示热烈欢迎,对多米尼加政府、参议院等各方给予中金岭南的关心与支持深表感谢,并介绍了近十年中金岭南在多米尼加的投资发展、社会履责等情况。自中金岭南走进多米尼加以来,始终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在建设多米尼加矿业公司的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以及社区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受到了多米尼加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金岭南在多建设也得到了梅迪纳总统的高度认可,认为中金岭南在促进多米尼加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社区人民福祉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余刚表示,迈蒙矿露天开采转井下开采项目,将开创多米尼加井下采矿的先河。中金岭南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秉承“资源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在一如既往做好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将迈蒙矿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绿色矿山,为多米尼加人民创造更大福祉,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中多友谊不断巩固和发展贡献“中金岭南力量”。
张木毅介绍了中金岭南的经营业绩、发展理念和在多米尼加未来投资愿景等情况,他指出,得益于多米尼加稳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得益于中金岭南和佩利雅公司大量高水准的专业技术人员,得益于中金岭南团队在多米尼加资源开发上的长期战略眼光和卓越的风险决策能力,迈蒙矿矿产资源量大幅提升,进一步坚定了中金岭南在多米尼加矿业领域投资的信心,该项目投产后,将为多米尼加创造大量税收,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矿业产业工人和管理技术人才,有力促进多米尼加经济社会和矿业领域的发展。张木毅表示,随着中多两国合作的不断深入,中金岭南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大在多投资力度,并以多米尼加矿业公司为平台,面向拉丁美洲,不断寻求资源扩张机会,扩大业务合作范围,全力支持佩利雅和多米尼加矿业公司在多开展长期合作,共同推动双方友好关系再上新台阶。
期间,议员代表团观看了中金岭南和多米尼加矿业公司宣传片,并不时询问,当听到公司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致力于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绿色企业、和谐企业时,一致给予高度赞赏。当片中闪烁着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一幕幕震撼的场景时,议员们不禁为中金岭南国际化的职业团队、充满人文关怀的企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深深折服,纷纷表示,中金岭南是一家工艺技术精湛、管理效能突出,具有全球视野和行动力的国际化上市公司,特别是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希望双方能进一步深化沟通交流,在多层次、多领域达成合作,努力实现共同提升、多赢发展。会谈始终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友情和愉悦的氛围。
最后,多米尼加参议员代表团与公司互赠了象征双方友谊和充满民族特色的纪念品并合影留念,共同祝愿双方友谊长存、基业长青。

责任编辑:dl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