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豫光集团:传播初心力量

2019年08月26日 13:24 9149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金秋八月,在豫光集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安国娓娓道来,讲述豫光六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讲述自己在企业面临困难时如何抉择。台下,济源市女企业家协会的会员们聚精会神的聆听、纪录,学习豫光愚公移山产业报国的精神,感悟干事创业“永远的初心”。

这是济源市女企业协会走进豫光的一幕。杨安国应邀为协会会员们分享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豫光艰苦创业的心路历程。女企业家们纷纷表示,虽然豫光是熟悉的身边的企业,但是走进豫光,才真正了解到豫光,为豫光发展的壮丽篇章而震撼,为豫光的初心所感染。

杨安国讲述了豫光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慢慢发展壮大的过程。豫光只是做到了两个第一。一个第一是曾把矿灯做到全国第一。豫光从别人眼中的“乡镇企业”,从行业不知名企业,通过全体豫光人的努力,用质量开拓市场,最终达到年产130万盏的规模,实现了“豫光矿灯照亮半个中国”的壮举。另一个第一是把铅冶炼做到全国第一。豫光在没钱没资源没场地的情况下,通过接连十期的项目建设,一步步从小冶炼发展成全国大型铅锌铜综合有色冶炼企业。

回望豫光的发展历程,是一步步从小到大,克服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发展起来的。无论是当时筹集项目资金,寻找“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场地,都并不是如今看起来那么容易。在那个时代,银行资金流动不像现在这样便利,交通也并不是现在这样发达,当时做出的每一个抉择,都是困难重重。如今回想起来,豫光当时是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

济源市政协副主席董亚丽听取了杨安国的阐述,她提出,豫光的发展是从无央企背景,无资源支撑,无内地市场,无民企灵活机制的“四无”发展到如今,靠的正是有愚公移山精神,有产业报国担当,有海纳百川胸襟,有接续奋斗使命这“四有”, 从杨安国身上,能够看到“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企业家精神。

女企业协会会长李继红说:“通过这一次走进豫光,要记住自己“永远的初心”。要胸怀报效祖国和社会的理想。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有发展的理念,要树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不忘初心,记得自己的初心是什么。”

协会理事姬小英拿出了一张泛黄的报纸,她说:“多年前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讲述的是在杨安国董事长带领下,豫光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骄人成绩的事迹。也是因此备受鼓舞,才能不断壮大自己的企业。”

活动结束了,大家纷纷表示,在豫光,在杨安国董事长的身上,她们学到了很多,感悟到了豫光发展“永远的初心”,今后在自己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一定学以致用,做出更优秀的成绩,共同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一次活动,是豫光集团传播初心力量的一次活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大讲堂、京津冀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济源市企业家沙龙,一次次的产业、地区等专题活动中,豫光集团都传播者自己初心的力量,做好引领,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致力于带领行业、地区的企业共同努力,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郭沛宇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