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
崔家村九社的“金川泉”
一座农家小院里,一个三层高的蛋糕状圆形小花池中心接着一根水管,拧开水龙头,洁净的自来水哗哗流出。这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却令这家人很感动:“现在喝的水很干散,我们一直惦记着金川公司的情。”
这家主人叫崔元光,是刘集乡崔家村九社的社长。
崔家村坐落在大山下一片山坡上,村里人靠山而居,家宅环坡而建。九社占据着山坡的“制高点”,背靠一片面积不小的人工林,海拔2200余米。沿着社后坡路一直向上有一汪泉眼,山泉水顺势缓缓流下,滋养着崔家村人。
原本应该很“滋润”,可因山泉流经一片耕地,村民就在农田地边取水,农药的使用成了安全饮水最大的威胁。
“我们其他社里已经通上自来水25年了。”崔家村主任赵正和介绍,崔家村有10社,只有九社高于水源地,水引不上去,接自来水,保障喝上干净水一直是个问题。
2017年,金川集团驻村帮扶队进入崔家村不久就将完成九社饮水安全任务列为重点工作之一,积极协调各方,计划在泉眼位置修建蓄水池直接取水,并铺设管道引水入社,杜绝自流过程水污染。
2017年11月4日崔家村九社饮水项目改造工程开工;13日完工;15日通过验收,投入使用。14户人家喝上了“健康水”。
“现在水相当干净、相当清,没有这个蓄水池,我们去年就麻烦大了。”2018年夏天,积石山县遭受罕见暴雨袭击,引发大面积洪涝灾害,各乡镇公共交通、房舍、农田水利等基本设施均受到不同程度损毁。
不难想象,没有这蓄水池,露天流淌的山泉水会是哪般。
崔社长说为了纪念,社里七八个年轻人将一块大石头抬到了泉眼上方,他用电刻设备刻下了他们的感谢:顺着山坡一路向上,穿越树林,近1.5公里处,“金川泉”格外耀眼……
责任编辑:郭沛宇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