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郑州大学、郑州轻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郑州市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铝电解槽能量流优化与智能调控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立项评审会在郑州大学召开。会议由郑州大学关绍康副校长主持,郑州大学副校长屈凌波代表郑州大学讲话,中国工程院何季麟院士致辞。
由殷瑞钰、何季麟、邱冠周、桂卫华、潘复生五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李红霞等知名专家共十一人组成专家组。会议推举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教授担任专家组长。
轻冶股份董事长梁学民教授代表项目承担单位从项目开发的行业背景、理论基础、实施方案、实施计划、资金安排、预期目标和经济社会效益等六个方面对项目内容作了汇报。
经专家组认真讨论,形成意见认为:一是该项目在总结分析我国铝电解电化学、物理场及大型化发展核心节能技术基础上,开发铝电解槽能量流优化及智能调控技术,探索铝电解槽余热工业互联、跨行并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意义重大。二是项目首次提出了铝电解槽“输出端节能”的概念,通过建立仿真模型、监测反馈能量数据、开发换热器模块、优化集成创新中央智能控制系统、实施工业化试验等,提出了以输出端能量流调节过热度等方法为主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案先进可行,具有创新性。
与会专家对项目立项的重要性、创新性、可行性给予高度肯定,并建议给予大力支持,尽快实施。
屈凌波副校长在讲话中表示,郑州大学将坚持产学研协同创新,坚持与企业紧密联合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努力为行业重大技术攻关做贡献,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最后,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红松先生代表项目实施方致答谢辞。
责任编辑:郭沛宇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