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2019年一季度我国黄金产量92.78吨

黄金消费量286.93吨
2019年05月07日 9:57 8173 来源: 资源再生杂志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据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国内黄金产量为92.78吨,与2018年同期相比,减产5.44吨,同比下降5.54%。其中,黄金矿产金完成75.84吨,有色副产金完成16.94吨。
       2019年一季度,进口原料产金20.27吨,同比增长29.89%,若加上这部分进口原料产金,全国共生产黄金113.05吨,同比下降0.68%。
       2019年一季度,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286.93吨,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0.69%。其中:黄金首饰188.05吨,同比增长4.18%;金条70.04吨,同比下降4.42%;金币1.00吨,同比下降62.96%;工业及其他27.84吨,同比下降2.28%。国内黄金首饰消费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金条、工业及其他用金则出现了小幅下滑。
       2019年一季度,全国矿产金产量排名前五的省(区)为山东、云南、河南、内蒙古和甘肃,矿产金产量合计27.22吨,占全国比重为35.89%。其中,由于山东黄金、云南黄金重点矿山完成产能扩建等原因,使山东和云南矿产金产量同比分别上升5.38%、8.44%。受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清退、资源危机矿山停产探矿,以及部分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因素影响,河南、内蒙古和甘肃矿产金产量出现大幅下降。
       2019年一季度,重点黄金企业集团合计矿产金产量同比增长5.18%,占全国比重由2018年一季度的42.82%提高到目前的47.99%。近年来,为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夯实黄金矿业发展基础,各大黄金企业集团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整合优质黄金矿产资源。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矿山安全环保准入条件提高,各大黄金企业集团在人才、技术、管理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得以凸显,在全国矿产金整体下降6.15%的情况下,仍然保持5%以上的增幅。与此同时,重点黄金企业集团加快“走出去”步伐,中国黄金积极推动俄罗斯远东赤塔地区142吨储量露天金矿项目实施,紫金矿业完成对Nevsun剩余股份的收购,招金矿业成功发行3亿美元境外债券。
       2019年一季度,黄金首饰消费继续延续2018年的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有所放缓。其中,古法金、硬金品类的日益畅销是销量增长的主因,K金类首饰增长幅度大大减缓。近年来,随着黄金饰品种类不断推陈出新,首饰加工商积极开拓新市场,黄金饰品市场消费结构已悄然转变,由传统单一投资型消费向多元化迈进。一季度,重点企业及商业银行金条销量同比增长7.63%,但由于标准小金条以往基数较高、一季度需求放缓,导致整体金条消费量出现下滑。
       2019年一季度,国际黄金价格震荡剧烈。年初,国际黄金价格以1282.40美元/盎司开盘,在英国脱欧的前景持续不明朗和各国央行释放“鸽派”及“降息”信号的情况下,黄金价格持续走高,2月20日最高达到1346.73美元/盎司;2月底开始,受各国股市的持续升温,市场避险情绪减弱,国际黄金价格震荡下跌,3月末收于1291.91美元/盎司。一季度平均价格为1303.80美元/盎司,比2018年同期的1330.06美元/盎司下降1.97%。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黄金以年初283.98元/克开盘,三月末收281.00元/克,季度平均价格为285.18元/克,比2018年同期273.43元/克增长4.30%。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导致国内黄金价格与国际黄金价格的同比变化趋势不一致。
       2019年一季度,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1.46万吨(双边),同比增长9.95%,成交额4.15万亿元,同比增长14.55%;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1.27万吨(双边),同比增长63.62%,成交额3.63万亿元,同比增长70.10%。由于引入了做市商业务,激发了市场活力,黄金期货成交量大幅上涨。
       截至2019年3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我国官方黄金储备为1885.49吨,一季度合计增加黄金储备32.97吨,并实现自2018年12月以来连续4个月增持。

责任编辑:dl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