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两会访谈】蒋卫平代表:抓准时机,完善布局,做优质锂生产商

2019年03月18日 14:41 13247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蒋卫平(新)

“在‘走出去’和后续经营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无法可依等问题,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其他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也面临着相同的困境。” 在两会采访过程中,全国人大代表,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蒋卫平如是说。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走出去”带来新动力。如何实现“走出去”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了新形势下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课题。

天齐锂业作为四川省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代表,一直将国际化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2013年,公司收购澳大利亚泰利森锂业51%股权,控股全球最大、品质最优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迈开“走出去”的第一步;2018年,公司购买全球最优质的盐湖提锂龙头企业智利矿业化工(SQM)23.77%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此外,公司还在距离格林布什锂矿250公里处的澳大利亚奎纳纳工业区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高镍三元材料核心原材料--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线,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全球经营布局,推动公司国际化进程。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中,以新能源、人工智能、互联网和5G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其中,新能源产业以及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带动上游的锂产品消费量迅速增长。

蒋卫平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储能产业和5G产业的深入推进,锂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我们需要紧紧抓住市场机遇,充分释放产能,保证企业稳健发展,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安全性将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上游锂产品能否进入主流车企供应链,资源品质及供应稳定性、技术、产品质量、一致性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未来的竞争将是供应链的竞争。”

当记者问到我国锂电池生产发展的瓶颈时,蒋卫平坦言,还是技术问题。“我们发展得很快,但是和国外先进的锂电池技术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从汽车续航里程数就能看出来。从技术角度来看,中国的锂电池要加把劲;原材料到基础材料产品方面,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是做得比较好的。”

“在锂电资源这方面,我们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蒋卫平说道。据了解,泰利森二期将于今年竣工调试,奎纳纳一期也已于去年底启动调试。天齐锂业作为上游和中游全面垂直一体化整合的锂生产商,始终围绕主业“做大、做实、做精、做强”,夯实发展基础,完善公司全球经营布局,将“走出去”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郭沛宇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