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两会访谈】俞章法代表:高质量发展,中信重工这么干!

2019年03月14日 8:44 9543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微信图片_20190314084634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任务,正是中信重工一直在努力追求的目标。”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董事长俞章法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装备制造企业,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点从两方面发力:一是装备制造转型升级,坚持进行国际化、智能化、服务化目标;二是培育新动能,大力培育机器人产业。这正是中信重工近几年领先行业的法宝。”说起企业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俞章法如数家珍。

“我们去年效益、运营质量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归功于双能驱动的结果。”俞章法解释说,一是新动能继续保持良好发展,盈利空间进一步加大;二是传统动能运营质量更加优化,运营效益逐步显现,实现了“双能驱动”。

“我们这几年企业在改革发展、结构调整上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从矿山装备、重大主机装备为主到主机、关键机组件成套服务,培育机器人和军民融合新动能,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在管理上,实行事业部和公司化管理,总部更加关注全面预算、业务协同、顶层设计、党的建设、科技创新等等,让子公司更加专业化经营,从而效率更高。”俞章法说。

创新是第一动力。俞章法告诉记者:“产业、产品和治理结构调整到位后,下一步我们更加关注的就是科技创新。”

今年是中信重工的科技创新年,公司制定了九大研究课题,开展过程完全符合政府工作报告讲的课题负责人制度——实行课题经费包干制,团队组建、考核、激励机制等,全部由课题负责人说了算。改变了原来公司“一竿子”插到底的状况,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我们下一步还要在机制上寻求突破。科技创新要靠人,我们推进人才工程;而人的积极性要靠机制来保证,我们建立机制工程。还有新产品的孵化、推广和产业化,我们也有针对性地推出不同的机制。”俞章法说。

“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改革,还有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都是中信重工这几年一直在抓的核心工作。”这次出席全国两会,俞章法还带来两个建议:

一是加快特种机器人产业研发步伐。特种机器人是很特殊的领域,中国的机器人行业空间最大的应该是特种机器人。而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我们要追赶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个过程的。

“我们作为特种机器人的领头企业,在这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应急救援、特种作业等强监管行业,以特种机器人代替人去工作,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大。”俞章法说。

他建议,国家要多发布特种机器人需求信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的研发体系,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同步制定新产品标准体系,并给予科技补贴。

二是建议开展高铁轴承国产化工作。目前我国高铁发展很快,但关键轴承还要靠进口。洛阳有轴承研究所、轴承生产厂,他们作了很多研发储备工作。希望有关部门能牵头把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组织起来,共同突破高铁轴承国产化的课题,把关键核心点掌握在自己手里。

责任编辑:郭沛宇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