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5省区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负责人在青海省西宁市签订协作备忘录,明确未来将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协作。
我国西部各自然保护区面积广阔,相关巡护执法人员服务半径大,生态保护成本、难度长期较高。近年来,青海可可西里、三江源,西藏羌塘、珠穆朗玛峰,以及新疆阿尔金山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索区域生态协作保护机制,组成世界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联盟,在防治、打击生态违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
为进一步扩大巩固青新藏三省区此前建立的生态协作机制,甘肃省盐池湾、安南坝野骆驼,云南省白马雪山,青海省青海湖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日也加入联盟,联盟将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信息共享、跨区域突发生态保护事件联防联控、跨区域联合执法4个方面加强协作。
“最终,各自然保护区希望能够建立兄弟般的协作关系,相互学习、资源共享、携手并进,共同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赫万成说。
责任编辑:郭沛宇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