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三位一体”综合地质调查开展5个试点项目

2018年08月20日 9:25 7006 来源: 国家自然资源部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与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联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召开“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调查工程”综合地质调查成果研讨会。会议透露,该调查工程开展的5个试点项目已圈定出铜镍、锡多金属、锂多金属等一批找矿远景区和靶区,并形成10项综合利用技术。

会议就“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调查工程”所属新疆东天山中段等5个二级项目以及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新疆和田地区火烧云—大红柳滩大型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评价》项目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进行了交流。

据了解,该工程开展大型资源基地资源地质潜力、技术经济和地质环境“三位一体”综合地质调查试点工作,在地调局资源评价部的领导下,编制完成了《矿产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目前,该工程在新疆东天山中段有色金属基地、青海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内蒙古赤峰有色金属基地、川西稀有金属基地、贵州毕节—六盘水资源基地开展试点项目,圈定出铜镍、锡多金属、锂多金属等一批找矿远景区和靶区,形成了离子交换法从钼精矿焙烧淋洗液回收铼等10项综合利用技术,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在试点工作基础上,结合《矿产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技术要求》,项目组编制了《大型矿产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该指南包括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技术经济条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调查与评价、资源环境综合评价与规划布局4个方面,对技术要求的试用推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这个指南,“三位一体”综合地质调查以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按照科技引领、整体部署、综合调查、同步实施的思路,开展矿产资源基地资源条件调查、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和技术经济条件调查等调查工作,同步开展资源潜力评价、技术经济可行性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并通过资源环境综合评价,为资源基地的找矿突破、绿色矿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矿政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提出矿产资源基地勘查开发优化布局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此外,项目组还编写完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通报2018(草案)》;编绘完成《中国矿业固体废弃物图集》,包括全国矿业固废分布图、分行业固废分布图以及长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区、京津冀、海南省、福建省、河南省、宜昌市、承德市等地区矿业固废分布图,展示了我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排放固体废弃物的分布、堆存、增长变化特征,总结我国矿业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矿业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的建议。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郑州综合利用所、西安地调中心、成都综合利用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中心,以及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哈密市国土资源局、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新疆有色地勘局704队、红石矿业、中色地科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及工程所属项目骨干近50人出席了会议。(赵恒勤  刘  磊  毛启贵)

责任编辑:郭沛宇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