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能源合作再迎新契机。
在7月19日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联酋媒体发表题为《携手前行,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近年来,两国能源合作延伸到上游,产能合作迈出历史性步伐,高新领域合作逐步兴起。7月10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本届会议签署了《北京宣言》、《2018年至2020年行动执行计划》和《中阿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行动宣言》三份重要成果文件,为未来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制定了清晰可行的路线图。其中,《执行计划》提出了涵盖经贸、工业、能源、文化等近20个领域合作的新方案、新举措。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要继续推进“油气+”合作模式,共同构建油气牵引、核能跟进、清洁能源提速的中阿能源合作格局,打造互惠互利、长期友好的中阿能源战略合作关系。而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新闻报》近日发表文章也指出,阿拉伯世界必须确保与中国的联系既强劲又深厚。
除了在能源领域有广泛合作,中阿在地学领域合作也有很大潜力。据报道,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阿地学合作研究中心秘书处负责人表示,未来中阿地学合作将在融合和助力两个方面开展积极工作,以油气合作研究、铀矿等矿产资源调查研究和地学交流为切入点,全面拓展“能源+”研究,并通过中阿地学合作研究中心这一平台,加大中阿双向地学人才交流与培养力度,合作解决中阿共同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据悉,自2017年中阿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在银川成立以来,形成了一系列成果。该中心于今年3月出台了发展规划,将聚焦九大任务开展共商共建共享。
责任编辑:郭沛宇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