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对广西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情况的调查及思考

2009年11月19日 9:50 11540 来源: 资源再生杂志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一、广西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基本情况
  自2005年8月以来,广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区矿山“多、小、散”,的局面得到明显改观,矿山开发布局更趋于合理,矿山企业结构不-断优化,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总体好转。在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方面,全区确定整合的116个矿区,已有80个矿区完成了整合;计划整合的1002个矿业权,已经整合减少了480个。关闭不合格矿山l988个,关闭不合格选矿厂363个。经过整顿规范,有力促进了我区矿业经济稳步发展,矿业经济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全区矿山采选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59亿元,逐年增长到2007年的ll2亿元。2008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区矿山采选业总产值仍达到l07亿元。
  二、存在问题
  当前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非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行为仍时有发生。“圈而不探”、“以采代探”等现象仍然存在,非法开采尤其是在边远山区或矿产埋藏浅、易开采的矿区非法开采的现象屡禁不止,如不及时取缔,很容易发展成大规模的非法开采。
  二是矿山布局不合理。全区5800多个有效采矿权中,绝大部分为小型及小型以下矿山,矿区矿山布局不合理、一矿多开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是一些矿山资源利用水平较低。尤其是私营小矿山开采技术和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既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
  四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全区地质环境问题严重的矿山达615座,占矿山总数的l3%,矿山地质环境形势严峻,恢复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三、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建议措施
  (一)突出量点,明确广西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方向
  一是抓好重要矿种整合。重点整合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重要矿种,如:.煤、铁、锰、铜、铝、铅、锌、金、钨、锡、锑等。除此之外,各市、县也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重要整合矿种,如在一些石灰石矿分布广泛、采石场相对密集的地区,要把石灰石列为重要矿种进行整合。二是抓好重点矿区整合。重点整合南丹县大厂矿区、罗城县煤矿区、百色煤矿区、上林县煤矿区、平果县铝土矿区、德保县铝土矿区、靖西县铝土矿区、钟山县望高大理石矿区、象州县重晶石矿区、靖西锰矿区、大新锰矿区等。三是抓好探矿权整合。加强对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区的探矿权整合工作。进一步加强铝土矿、稀土、铀等我区优势矿种探矿权的整合和优化,为我区铝工业、稀土工业和核电工业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南丹大厂矿田等重点成矿区的探矿权整合,逐步实现重点成矿区的整装勘查;结合重点矿区采矿权的整合,促进矿山周边探矿权的整合,引导企业探采结合,提高资源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四是抓好地质环境问题突出的矿山整合。以南丹金属矿山、右江河谷煤矿山及有色金属矿山、岑溪非金属矿山、藤县黑金属矿山、龙胜建材及非金属矿山、环江有色金属矿山和煤矿山、靖西一大新黑金属矿山、田林贵金属矿山等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的矿区为重点,通过整合,减少矿山数量,严格执行矿山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明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主体责任,提高矿山的资源聚集度和开采技术水平,减少矿山废水、废渣排放数量,改善矿山地质环境状况。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