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发达国家亮环保牌 我国开征碳关税箭在弦上

2009年11月12日 9:12 6107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碳关税,一般指对高耗能进口产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分析人士认为,这实际上是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环保技术,设定特殊标准以阻碍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从而保护本国贸易的一种手段,本质上是“以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发达国家打出环保牌
  在今年6月德国波恩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一些发达国家代表提议征收“碳关税”,即对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的国家实施附加贸易关税。6月22日,美国众议院通过《限量及交易法案》,仅仅四天后又通过《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两项法案均授权美国政府可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美国奥巴马内阁能源部长朱棣文在就职后也曾公开表示,对没有二氧化碳强制减排限额的国家,美国将征收碳关税。朱棣文访华期间,这一问题也成为中美双方争论的焦点。
  众所周知,高能耗产品多数由发展中国家生产,并向发达国家出口,其中“中国制造”所占份额非常大。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研究员李静云认为,一旦碳关税被发达国家所普遍采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其中又以对中国的伤害程度为甚。
  李静云指出,美国推行碳关税有改善形象的意图,但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寻找下一轮引领世界经济潮流的经济增长点,以振兴和提高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巩固其在未来以低碳化为核心的绿色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这无疑是美国基于中长期发展而打出的一张“战略牌”。
  与此同时,制衡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推行碳关税的目的所在。李静云认为,美国的减排法案中规定,对未达到美国碳排放标准的外国产品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在堂而皇之地将别国财富纳入自己国库的同时,还要让其背负污染环境的恶名。
  中国或将采取征收措施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开征碳关税一定会对中国出口贸易形成极大冲击。他指出,中国出口产品大多为低端产品,碳含量相对较高,如果美国对中国采取无区别碳税政策,将肯定影响中国贸易。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系副教授曾贤刚对此也持相同看法。他表示,目前中国对美国顺差特别明显,而且中国出口最多的恰恰是含碳量比较高、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一旦美国方面开征碳关税,必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数量形成明显影响。
  在中国是否会征收碳关税的问题上,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尽管这一问题目前还存在争议,但最终还是要征,而且预计推出的时间不会等太久。“征收碳关税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能够表明我们在节能减排上的决心。”他表示。
  林伯强预计,刚开始的征收幅度可能比较温和,“这样影响也不会特别大。”他强调,征收碳关税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以什么方式来征,执行怎样的通行标准,如何认证碳排放量等许多前期配套问题仍待解决。他同时指出,中国应表明自己的立场,就是愿意实行节能减排,但从我们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来讲,还需要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帮助,目前让中国和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负起同样的减排责任不合实际。

责任编辑:小贝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