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汹的境外投资潮,澳大利亚政府日前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欢迎投资,但买家请谨慎。
11月6日,澳大利亚财政部市场部门负责人墨菲(Jim Murphy)在接受《财经》记者书面专访时,作出上述表述。
墨菲表示,在审批境外投资项目的时候,澳大利亚政府尊重市场的决定,但也会特别留意申请投资者是否同为这一资源的买家。“澳大利亚希望境外投资者可以一直作为可靠的供应方,服务于澳大利亚当下和潜在的贸易伙伴,这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墨菲说。
澳大利亚财政部对于审核境外投资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墨菲的书面表态表明,澳政府对于境外投资并非照单全收,而是会区别对待。
墨菲说,2008年7月,澳大利亚财政部曾明确阐释了对境外有政府背景的企业投资其能源领域的态度。澳方认为,当某一资源的大客户想获得这一资源的所有权,并且其持股比例可能大到足以控制这一资源的价格和生产状况时,澳大利亚政府会仔细审核这一投资计划,判断是否符合澳大利亚国家利益。
“所谓国家利益,主要是考察那些影响国家之间利益博弈的因素,譬如投资者相对于其所在国政府的独立性,该投资计划对于澳大利亚国内市场竞争、社区、国家安全、收入的影响等等。” 墨菲说。
墨菲否认此举意味着澳大利亚政府将对外来投资的持股比例设限。他表示,不少来自中国的投资已经获得澳大利亚政府的批准,很多项目中资持股比例都超过了50%,甚至实现了100%全资。
墨菲称,来自中国的投资对于澳大利亚基础能源的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澳大利亚来说,中国日益增长的投资兴趣是一个积极的动向,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澳中经贸关系。
据他介绍,2007年11月以来,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已经收到了超过110例来自中国的投资申请,总价值超过390亿美元。这些申请目前没有一例被驳回,5例已经获得批准。■
责任编辑:静观世界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