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消息 “我国已连续14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3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告诉本报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他带队的双反案调查组赴甘肃、湖北等省实地核查,调查企业受损情况。
“如何合理利用国际通行规则,促进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是我们政府、行业和企业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在专访中他表示,行业和企业应充分搭建和利用产业通气会的平台,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自己所在的产业损害局反映,实现三方合力、维护权益。
层出不穷的贸易保护措施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无奈压力,但杨益认为,中国企业要有动力“迎难而上”。
“集聚优势、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杨益借用了将于10月28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主题。该论坛由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本次论坛下设三个专题,一是“产业竞争:60年变迁与展望”;二是“金融危机:突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三是“海外并购:‘走出去’之战略选择”。这些专题将就当前产业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将对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参考意义。
他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逐步加深并扩散,国际贸易形势呈现更加复杂多变的特点。但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企业强烈的融资需求,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创造了机会,使中国企业面临着通过并购进行海外扩张的良好机遇。
“从中央企业设立的境外企业的总体盈亏情况看,盈利企业占79.9%。”杨益说。
责任编辑:lz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