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中国矿产勘探规模已达130亿 国土部摸底海外探矿现状

2009年10月21日 9:9 1017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0月21日消息    随着我国收购海外矿产资源规模加大,汪民透露,国土资源部已经开始着手调查摸底中国矿业海外探矿的现状,要求各有关企业,汇报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情况。
  汪民还呼吁各国政府改革国际矿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强对矿产品投机行为的监管。并称,“中国政府鼓励外资以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在境内进行风险勘探和资源开发”。

  130亿撬动矿产勘探投资
  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家矿山企业参加了10月20日召开的2009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
  “矿业已进入止跌期,我们看到投资希望,而中国是希望的集中地。”加拿大TTM资源公司首席运营官Warren Robb对本报记者表示,巨大的矿产需求及投资潜力,使中国成为全球矿业复苏的阵地,他此次来中国的目的之一,就是获得更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的机会。
  据汪民介绍,1月至8月全国采矿业投资4406亿元,同比增长了18.9%。其中,黑色金属的投资同比增长32.6%;但有色金属的勘察投资却明显萎缩——出让的探矿权同比减少了19.6%,出让的采矿权同比减少了47.4%。
  同时,矿产品进出口呈现回暖迹象。“1-8月贸易总额同比下降,但月度环比有所增长”。另外,矿产品价格反弹,大部分矿产品价格上涨。
  汪民还表示,在矿产勘探方面,中国还有巨大潜力。据了解,目前,中国西部矿产勘查程度较低,东中部大多数矿区勘探深度只有300米至500米,全国探明的资源储量仅仅是资源前景的1/3,“许多贫矿、难选矿和多组份伴生矿还没有得到开发利用”。
  在这种情况下,国土资源部加大了对矿山的勘探力度,中央今年将对191个项目投入15亿元,加上地方政府的投资计130多亿,将“有力拉动社会资金对矿业的投资”。
  其中,一些大型矿产的发现引人注目。如辽宁本溪大台沟、河北冀东、安徽庐江泥河镇、山东济宁发现特大型铁矿,新探明储量有望达到百亿吨,西藏甲玛、四川里伍探获得的大型铜矿。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未来矿产需求存在大幅提升的潜力。科技部副部长刘元华介绍,据预测,2020年,我国的精铁矿需求将达到3.6亿吨,铜需求量将达到660万吨,氧化铝需求量将达到1400万吨。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