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投资海外矿山 民企集体出动

2009年10月12日 9:37 6070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目前,国外对中国国企的海外收购怀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国企海外投资的难度越来越大。民企更易获国外认可”。
  青岛陆洋兴达贸易有限公司近日投资170万美元参股印尼铁矿山,与大型国企动辄花费数亿美元的投资相比,这家民营企业的出手并不惊人。
  “目前公司的领导都还在印尼商谈投资的细节问题,我们已经由单纯的铁矿石贸易向铁矿石开采加工转移。”陆洋兴达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陆洋兴达公司单兵作战不同,更多的企业选择了抱团进行海外投资。一位做矿业投资的经理黄冰选择加入了中矿联合基金,该基金由17家民企出资组成,拥有的矿权超过1000个。
  “我们必须争取时间,并购的最佳时期最多就到2010年。”黄冰表示。
  黄冰加入的中矿联合基金成立于5个月前,是一家私募股权基金,首批启动资金有5亿元。该基金有300多家民营矿企的会员,主要从事海外矿业资源投资。
  “我们民企不能和国企去比,他们有银行大额贷款的支持,我们不可能享受到,只能自己去找出路。”黄冰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了解。
  事实上,早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国五矿集团董事长周中枢就曾提出议案,希望国家建立“国家金属矿业开发基金”。
  民营矿企迅速让这一想法成为现实。中矿联合基金在4月份成立后,5亿元启动资金在5月初就已经到位。
  该基金在成立之后马上组织中国企业到海外进行了项目考察。通过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土耳其等国考察,最终敲定了30多个项目。
  通过这次“集体行动”,中矿联合基金收购了美国内华达州KDX金矿股权;联合中国有色下面的一家公司投资加拿大MGR公司的铜金属矿;入股AZP公司,并买断该公司钾矿20%的承销权;投资ARI公司控股权和勘探开发权。
  黄冰表示,如果是一家民企单兵作战的话,很难拿下来自海外的矿山,多家企业联合在一起,资金充裕一些,议价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在黄冰看来,包括中铝在内的一些大型国企,动辄就要控股,总喜欢做大。这种控制的心理会让对方产生敌对感。其实,不管多少,先参股,抱着合作的态度让人家慢慢接受,有何不可呢?
  2009年6月,高达195亿美元的中铝力拓并购案以失败告终,这次失败的收购对国际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时至今日,中国与三大矿山的铁矿石谈判仍在僵持。
  “目前,国外对中国国企的海外收购怀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国企海外投资的难度越来越大。”我的钢铁网分析师曾节胜表示。
  此外,黄冰认为,在国企海外投资出现困难的情况下,民企参股的项目可以转卖给国企,或者和国企合作,以实现资源对接。中国企业占有的资源,卖给本国企业,总比在海外收购要容易得多。
  中矿联合基金收购的加拿大AZP公司的钾盐矿项目即是如此。在获得20%的产品承销权之后,中矿联合基金与中化集团合作,将国内稀缺的钾盐资源引进国内。这要比与加拿大官方的谈判容易得多。
  在中国急需的钾肥问题上,与加拿大之间的钾肥谈判遭遇了像铁矿石谈判相似的问题,对方的报价与中国期待的价位每吨相差两三百美元。
  “这是个双赢的事情,我们做矿业投资的在其中赚到了钱,而中国政府也能买到价格便宜的钾肥。中矿联合基金花1000多万元人民币就获取了这个矿山4%的股权和20%的承销权,没必要谋求控股。”黄冰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更容易获得国外认可,政治风险更低,但同样可以使中国在资源发展战略上获益。
  

责任编辑:四笔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