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中国在资源保护上可以有更高明的做法

2009年10月10日 9:36 8648 来源: 路透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出于环保考虑,中国或许有很好的理由限制稀土的生产,但施加出口配额和徵收关税却未必是英明的办法.相反中国应通过提升环保标准来促使稀土产业整合.这在改善中国环境的同时,也能增强中国政府控制产量的能力,并减少贸易战的风险.
  中国稀土生产在全球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尽管中国很多原材料依赖于进口.中国控制了全球供应,却难以左右其价格.稀土矿包含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7种元素,是制造混合动力汽车、风力涡轮机和智能电话的关键材料.
  尽管全球对稀土的需求以每年逾10%的速度攀升,但2005年的稀土价格较1990年时低了约三分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出口大增.同时,中国的稀土储量在迅速消耗,目前仅占全球总储量的一半,而1990年时为接近90%.
  为此,中国开始对稀土出口采取配额并徵收关税,希望减少供应能有助提高价格.这些措施确实产生了一些效果:2004年以来,中国的稀土出口每年减少约10%.但这同时激怒了中国的贸易夥伴.美国和欧盟今年初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诉,因担忧中国想要把资源留在国内.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与其最近大举收购海外资源的做法显得很不协调.如果中国一旦掌控了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後便不愿与人分享,那它如何能抱怨其他国家不愿向它出售更多资源?
  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是提升稀土矿生产的环保标准,这将挤出小型产商,并给予中国政府更强的控制出口能力.中国稀土产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小型、未加以管制的中国矿企不顾稀土开采带来的巨大环境危害.为取得稀土矿,矿主需往地孔里灌注强酸,强酸将溶解这些矿物,并最终流入易渗漏的人工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开采发展绿色科技所需的这些元素,却会有如此巨大的环境成本.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四笔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