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已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但受金融危机冲击,印度国内出口制造业面临困境,我国作为印度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成为印度贸易保护措施的主要对象,立案数量和涉案金额创历史新高,手段也从反倾销扩展到反补贴、特保调查和进口限制,保护主义倾向甚至已扩展至投资领域。印媒评论认为,随着印度制造业的发展,两国具有类似制造能力的领域将增多,贸易上的竞争关系将持续。
进入贸易保护高峰期
此次金融危机使得2008年和2009年成为印度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高峰年,不仅反倾销调查立案数量创历史新高,涉案金额同比增长20倍,而且开始使用反补贴措施,重新使用保障措施等其他贸易救济措施。
据中国驻印度商务使馆统计,在反倾销方面,印度2008年新调查立案数量创历史新高,达15起,涉案金额高达16.7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0倍。接近印度过去14年(1997-2007年)累计对我发起的108起调查涉案金额的2倍。
今年1月印度对中国产的亚硝酸钠发起了反补贴调查,成为印度第一起反补贴案件。今年前5个月,印度先后对中国产的纯碱、铝板与铝箔、尼龙帘子布、汽车前梁桥、曲轴和转向节以及乘用车轮胎等发起5起特殊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约3.78亿美元。
与此同时,印度还不断出台针对我产品的进口限制措施,包括玩具、牛奶、巧克力产品和手机,对17种钢铁产品实施强制质量检测,也提高了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
责任编辑:wanda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