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消息 本届投洽会上的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曙光的出现,我国外贸企业订单呈现回暖迹象。部分业界人士预测,到今年10月出口将呈明显反弹态势。但此间专家指出,近期订单回暖无法排除国外补充库存、圣诞节等短期因素的作用,从中期来看下半年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预计外需真正复苏或将等到明年。
订单升温是否带来“春天的消息”
郑郭璋是宝峰鞋业公司的总经理。他的企业是国内一家专门生产中高档拖鞋的龙头企业,年产拖鞋2500多万双,90%出口美国。
他告诉记者:“拖鞋原本属于日常消费品,不像高档奢侈产品的需求弹性那么大。但金融危机冲击令人始料未及,去年下半年,公司出口量骤降20%。”
中国是纺织服装、鞋帽等传统商品的生产、出口大国,但受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需求萎缩影响,外贸进出口从去年10月开始一路下滑。其间,宝峰鞋业的遭遇几乎成为大多数国内外贸企业出口状况的一个缩影。
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7月,中国对外贸易累计进出口总值11467.1亿美元,同比下降22.7%;其中出口6271亿美元,同比下降22%。
面对去年以来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的出口商们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支撑,苦苦等待“春天的消息”。
福建晋江凯盛伞业有限公司经理肖欣荣透露,为了稳住老客户几乎已经“饥不择食”,今年上半年连一些东南亚客商的亏本订单都咬牙吃下来,每把雨伞的交货价直接亏损5%。虽然现在生产还能勉强维持,但开工量只有往年同期的六成左右,今年以来利润水平下降了30%左右。
同时,参加投洽会的一名广东服装生产商赖光辉也告诉记者,以前服装订单至少要3000件起订,否则公司肯定赔本。但现在公司不得不降低订量门槛,连1000件的单都接;有时甚至主动放弃利润,给老外“打义工”。他说:“只要公司保持运转,我们总能看到希望。”
不少外贸企业透露,大约从今年6月份起,外贸“寒冬”开始出现一丝暖意。截至7月底,中国外贸环比已连续5个月出现反弹。
责任编辑:刘征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