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澳表示将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资矿产资源

2009年09月10日 11:9 4858 来源: 新华社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9月9日消息,出席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高级商务专员唐杰夫表示,澳大利亚将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资开发矿产资源。
  9月8日,在本届投洽会“澳中财富论坛”上,澳大利亚10多家知名的能源公司围绕澳大利亚能源储备及矿业开采情况,与中国企业探讨中澳能源合作的未来前景。澳大利亚能源投资公司、迪吉斯莱德集团、埃温特能源公司、弗林德斯矿业有限公司等重要能源企业,纷纷向中国投资者伸出橄榄枝。
  矿产资源在澳大利亚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该国有800家资源型上市企业,占上市企业总数的43%,市值达5,400亿澳元,占总市值的39%。2007年,资源型上市企业的交易额是5,500亿澳元,占总交易额的34%。
  唐杰夫说,中国和澳大利亚在矿业产业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澳大利亚是世界矿产领先国家并具备良好的矿业开发前景,而中国有巨大的市场。
  近年来,中澳矿产资源合作层出不穷。华菱钢铁集团收购了世界第四大铁矿石供应商FMG17.34%的股权,宝钢、首钢、武钢、鞍钢等也相继与澳大利亚矿产企业签署股权投资或战略合作协议。
  唐杰夫认为,这些合作不会影响澳大利亚的经济安全。“事实上,这些在澳大利亚投资矿产的中国企业,他们的优异表现提升了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的声誉。”他说。
  2009年9月,澳大利亚开始实行新的投资管理条例,外来私人投资者的投资如在2.19亿澳元以下、持股比例在15%以下,可免于该国外国投资审核委员会的审批。
  中国和澳大利亚经贸关系发展十分密切。2008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总额达到680亿澳元,成为该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投资总额达到78.97亿澳元,比2006年增加26.7%,呈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
  中国商务部近期表态,中国将进一步利用外资,“力拓案”不会影响中国和澳大利亚双边经贸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中国甚至可以和澳大利亚联合开发南美的矿产市场,我们的合作前景无限光明。”唐杰夫对未来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仁可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