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有色大省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实现历史新跨越

2009年09月08日 9:36 10010 来源: 江西政府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社会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之路。江西有色金属工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改革求发展,以开放求活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快速发展的壮丽篇章。
  一、经济总量实现了历史的新跨越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江西有色工业总产值(当前不变价)仅有3.8亿元,到2008年,预计可以达到1800亿元,经济规模增长470多倍。有色经济规模在全国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由1978年的3.35%,增长到2007年的7.4%。江西有色在全国同行业的排名逐年靠前,2000年以前,江西在全国同行业排名位居20多位,2007年前进到第5位,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经济大省。目前江西有色是全省增长最快的行业,成为全省工业的领头羊。2001年全行业销售收入为91亿元,2005年成为全省行业第一,达到430亿元,2007年又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362亿元。有色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销售达到23.82%,利税达到26.44%,工业增加值达到13.14%。有色在全省工业中的地位突显。
  二、产业规模实现了历史的新跨越
  1978年,江西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仅有19家,固定资产原值6.02亿元,到2007年底,规模以上有色工业企业达到375家,固定资产原值达到737亿元。1991年,江西铜采选年生产能力(矿石量)为1984.9万吨,生产铜精矿(金属量)7.78万吨,占全国矿产铜产量的四分之一;电铜生产能力为7.5万吨,占全国的十分之一。铜材加工能力1.66万吨,占全国的2.08%;钨采选年生产能力(矿石量)为536.6万吨,年产钨精矿2.75万吨,占全国的44.49%。到2007年底,江西铜采选年生产能力(矿石量)为3930.5万吨,铜精矿产量17.16万吨,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继续保持原有的地位。电铜生产能力达到72万吨,阴极铜产量65.77万吨,约占全国阴极铜产量的28%;铜材加工能力达到160万吨,铜材产量88.78万吨(其中江铜集团44.98万吨),占全国的14.8%。钨采选生产能力920万吨/年,年产钨精矿产量3.77万吨,占全国钨精矿产量的40%。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慧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