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消息,昨日国际稀土年会在北京召开,在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司长王彩凤表示:“被认为列入可能禁止出口矿石目录的两种关键稀土金属不会被禁止出口。”
王彩凤在出席国际稀土年会的间隙称,作为中国政府提议的年度出口配额缩减计划的一部分,铽和镝预计将面临出口限制,但政府无意中断这两种金属的出口。她说,这些金属的产量已经很小,政府没有考虑禁止其出口,不过正在寻找可出口的替代产品。
上个月工信部公布了一项政策草案,拟收紧对稀土元素出口的限制并可能禁止一些稀土矿石的出口。外界因此担心中国囤积稀土金属的可能性增加。
王彩凤称,政府欢迎外商在稀土行业的投资合作,且不会在稀土行业走关门路线。
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梁树和表示,2008年我国稀有金属出口到日本、韩国、阿联酋占到总量的一半以上,出口产品仍以初级原料为主,今年1-7月我国出口锡产品2万吨,同比减少40%、钨产品5000吨,同比减少52%,钼产品6300吨,同比减少67,铟同比减少90%以上,今后政府将鼓励稀有金属的高附加值和制成品出口。
五矿集团五矿有色稀土部副总经理宫继军表示,国内稀土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冶炼分离远大于矿源供应,同时也大于全球的需求量,导致稀土产品近些年价格大起大落,虽然稀土产品中个别金属需求旺盛,但整体的低迷直接影响了分离企业盈利。
“目前趋紧的稀土产业政策如指令性分离计划、出口配额减少和加征关税等将吸引下游客户尤其是国外企业向中国转移,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宫继军说。
未来在产业政策中,国家将禁止外商在中国境内建立稀土矿山企业,不过可以允许外商投资稀土冶炼分离项目(限于合资、合作),同时鼓励外商投资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稀土应用项目,但中外合资、合作建设的稀土项目,凡涉及矿山的资产及业务不能进入合资范围。
责任编辑:何琼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