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中国修补海外投资形象 避免招致当地人怨恨

2009年08月20日 15:3 7786 来源: 本网综合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路透阿尔及尔8月18日电(记者 Christian Lowe)---阿尔及利亚一位店主萨鲁达(Abdelkrim Salouda)见证了中国在全球范围的经济扩张,他对此很有怨气,尤其是在他参与了本月与中国移民工人的群殴事件之後。
  萨鲁达说:“他们举止恶劣,冒犯了我们。他们晚上喝酒、打牌,在当地人面前公然穿短裤。”萨鲁达是一名虔诚的穆斯林,生活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的市郊。
  从非洲到欧洲、中东甚至到美国,中国在海外显示其经济实力的野心有时会在当地招致恐惧和怨恨。
  随着中国政府将更多外汇储备投往国外,这种风险很可能增加。
  十几年前,中国的海外投资还少得可怜,但现在的中国海外投资已雄踞世界第六位,并于去年超过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夥伴。
  但这种惊人的发展也带来了问题: 新兴国家声称中国在剥夺他们的资源,发达国家怀疑中国的海外投资背後潜藏着不可告人的国家利益。
  虽然当地政府欢迎中国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中国企业倾向于引入本国员工,这却造成和当地求职者关系的紧张。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资深研究员Kerry Brown表示:“这个问题很新、很大,充满了潜在的危险,也充满了可能的好处。”


  更多投资
  由于全球经济下滑促使中国将更多的外汇储备投资海外,应对这种紧张关系带来的挑战,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
  中国过去习惯将盈馀的美元放入银行或购买美国国债,但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经济低迷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人们对美元坚挺及美国国库的信心。
  由于中国依然需要保证获取全球资源,中国决策者建议将数十亿美元转向用于海外投资。
  类似阿尔及利亚店主对新来中国邻居的怨恨并非普遍现象,因为在很多其他地方,人们欢迎中国投资带来的好处。
  这些好处包括没有附加条件的援助、对西方国家不愿投资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等等。
  尽管本月在阿尔及尔发生了冲突,但阿尔及利亚政府依然欢迎中国政府的投资。
  刚果(布)总统德尼.萨苏-恩格索(Denis Sassou-Nguesso)在访问一座正在由中国承包商修建的水电站时表示:“我们对与中国的合作非常满意。”
  “和某些说法刚好相反,在许多建筑工地上不只有中国工人,还有很多的刚果工人。”
  在一些国家,单单是中国人存在的规模就已经令气氛紧张起来。
  根据俄罗斯官员估测,去年俄远东地区有35万中国工人,很多都是非法入境。当地居民总数不过只有700万而已。
  很多中国投资者表示他们被迫进入这些市场去拓荒,原因在于发达国家阻止他们进入那些稳定的经济体。因此,他们面临的风险也更高。
  中国开始着手与修复其海外投资者的不良形象,大公司也雇用西方咨询公司为其提建议。很多公司现在在当地寻找合作夥伴,还青睐不太高调的间接投资。
  有迹象显示中国政府为了赢得当地社区信任正在不断努力。
  在阿尔及利亚,中国大使馆表示已经劝告在当地的中国人尊重该国传统。在赞比亚,贫困社区收到了中国人的实物捐助。
  但更多的责任落在投资接受方身上,他们应该制定明晰规则,弄清楚应如何管理增长的现金流。(完)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毋宁秋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