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中国鞋王”霸力猝死 老总炒矿留下巨债

2009年08月20日 10:5 9085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8月20日消息   在温州制造业复工、招工渐显暖意之际,浙江霸力(鞋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霸力集团)的突然坍塌使得温州鞋业一片错愕。
  霸力集团与奥康、康奈与红蜻蜓等同属温州第一批老牌知名企业,同时也是浙江皮鞋行业首家被批准组建的企业集团,还最早获得“中国鞋王”殊荣。
  “16日,双屿镇政府接到反映,多名鞋料供应商到霸力集团要求结账,这时才发现法人代表早已失去联系多日,去向不明。”温州市鹿城区双屿镇政府综治办主任李东说,霸力集团16日午间突然宣布停产、解散,“前一天晚上它还在通宵赶工。”
  目前,温州市鹿城区双屿镇政府已经派驻工作组稳定霸力集团,当地出入境管理机构则证实,霸力集团创始人、法人代表兼董事长王跃进已在8月7日离境前往澳大利亚。


  霸力曾经辉煌
  霸力集团创始人、法人代表兼董事长王跃进早在1993年就因策划打造长达2.05米的当时世界最大男式皮鞋而一举出名,霸力集团2002年的产值即达到1.5亿元。但多方消息来源证实,王跃进2005年后就南下广西贺州“搞矿”,“钱大多砸在了矿上,收益却不多”,炒矿被认为极大地消耗了王跃进一手带大的鞋业。
  王跃进是温州第一批鞋企老板之一,初中毕业跟随舅舅学习制鞋。1984年,他创办鹿城跃进皮鞋厂,此后成立霸力皮鞋厂,1994年,王跃进组建霸力集团,据“鹿城公务网”企业库的资料显示,霸力集团注册资金4030万元,资产总额1.14亿元。
  “10年间,能把当初的跃进皮鞋厂打造成后来的霸力集团,王跃进是付出了极大努力的,而且他有创新力,也很有事业心。”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榕芳指出。
  据霸力集团此前披露资料显示:2002年,其产值就达1.5亿元,曾有5条生产流水线。
  霸力集团网站昨日已经无法访问,但温州鹿城公务网上依然显示着它曾经的辉煌:“霸力集团”是经浙江省工商局和温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浙江省皮鞋行业首家企业集团,系浙江皮革行业重点骨干企业,早在1993年首届中国鞋王杯大赛中就夺下“中国鞋王”和“创新鞋王”称号。


  资金紧张早现端倪
  谢榕芳叹息道:“6月温州鞋革行业产销都有回暖,想不到霸力集团会在这个时候出事。”不过谢榕芳指出,“但王跃进2005年后就逐渐把重心转到了炒矿上,平时也多待在广西贺州,霸力集团的制鞋业务基本全由其妻打理。这之后,霸力集团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据双屿镇政府综治办主任李东介绍,霸力集团此前并无倒闭苗头,出事前一天晚上还在通宵加班,16日当日上午也还在生产,“那天来了很多鞋料供应商闹着要结清货款,霸力集团感觉没有办法了,午间开完会后就去车间宣布停产并向法院申请破产。”
  温州当地鞋料供应商赵锋近两年的近半生意都靠霸力集团,“霸力集团的老牌地位确实让人放心,但现在回想,它实际上早出现了资金紧缺的迹象。”
  赵锋说,霸力集团自2008年金融危机严重时起就很难及时支付货款了,“2008年年底的时候,霸力集团甚至还不得不以货抵债,一双鞋抵债60元。”
  进入2009年后,赵锋的两万多元货款始终未能讨回,“直到16日它出事,我还在一直给它供货。”
  据李东介绍,霸力集团在温州共有3处厂房,最高峰时期有1000多名员工,“出事时就只剩200多位员工了,双屿镇政府出事当天就派出稳定工作组,并补发了员工工资,相关经贸、劳动人事和公安部门也都已介入。”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