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业是赤峰市工业经济中最大的支柱产业,每年为全市贡献一半的工业增加值和近60%的财政收入。近年来,赤峰市依托有色金属资源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力争建成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加工基地。赤峰台记者何键、王婉玓的报道说,
这些天,刚刚投产不久的中色库博红烨锌业有限公司四期工程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进行锌锭加工。据介绍,随着四期工程达产,公司年产锌锭将达到21万吨。赤峰中色库博红烨锌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凤朝:“我们正在筹划五期项目,正在做前期工作,目标是实现中国北方的锌都。”
赤峰市钼矿资源丰富,保有储量300万吨以上。但由于全市没有一家钼产品冶炼企业,每年大量钼精粉被销往外地转化增值。经过多方努力,东北特钢集团林西金域钼制品加工有限公司年产量万吨的钼铁加工项目,今年在赤峰市投产,填补了钼铁加工领域空白。
另外,赤峰山金红岭矿业公司日采选3000吨矿石项目、金峰11万吨粗铜冶炼、金剑公司年产15万吨电解铜、中色锌业10万吨锌冶炼扩建等项目,也正在成为赤峰市冶金工业新的支撑。亚鼎10万吨无氧铜杆项目正朝着精深加工有色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冶金企业已达175户,新建、续建和改扩建有色金属矿山采选企业28家。市委书记王中和:“十二五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赤峰建成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加工基地,由资源基地变成加工基地,有色金属冶炼能力每年可以达到120万吨。”
责任编辑:lee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