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认为,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速加快,GDP增速超出原来预期的因素已经很明显,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6月份银行贷款再次提速,超出市场预期;同时,超预期增长的银行贷款将推高经济增速,而房地产行业复苏将使经济增长的复苏更可持续。
瑞银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已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同时,瑞银依然担忧地表示:中长期来看,中国的通胀上升可能先于发达国家。
瑞银认为,GDP增速、CPI通胀和资产市场泡沫最为重要。虽然近期GDP环比增速强劲反弹,但同比增速仍低于政府设定的目标。即使未来几个季度GDP增速高于8%,也不一定会引发政策转向。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经济增长受政策推动的影响比较大,而全球经济前景仍然高度不确定,二是政府也乐于看到更高的增速,8%的目标通常都是底线。
至于CPI通胀,瑞银认为,至少在未来6至9个月,通胀不会成为严重威胁。因为尽管通胀预期已经抬头,但平均消费品价格仍在下跌。更重要的是,核心的制造业商品价格将受累于海外需求不足,面临下行压力。
瑞银表示,中国的信贷扩张规模远远大于其他任何地区,并且“退出”对于中国而言更难一些。中国的信贷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与财政扩张相关联,大量的贷款流向了政府主导的项目,使得央行很难仅通过回收流动性来限制商业银行放贷。
虽然市场对资产质量和不良贷款的担忧已经在上升,但瑞银认为,这些问题将会在未来几年中逐步暴露出来。
责任编辑:小贝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