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金属矿地震成像系统正式签署研制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获悉,华东有色地勘局与中国科学院联手打造金属矿勘探“新利器”——金属矿地震成像系统。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领衔设计,华东有色地勘局和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联合组建精英团队,在金属矿地震成像系统研制上开展合作。地震成像系统的研究内容包括:轻便可控震源的研发、垂直分量与三分量检波器的研制、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该项目的研发将是地质找矿方法上的新突破,它能够使金属勘探深度大大加深,是一柄“攻深探盲”的利器,也是两家单位多年良好合作的结晶,更是产学研相结合、以科研成果服务生产的范例。
据了解,自刘光鼎等6位院士受聘为该局首席科学家和科学顾问以来,曾经两次来该局讲学。今年2月,刘光鼎、王思敬、朱日祥、姚振兴院士和杨长春研究员等一行5人还专程前往昆明市,为该局重点项目——云南播卡金矿所在地的地质灾害治理出谋划策、提供帮助。此次中科院与华东有色地勘局开展深入合作,将地震勘探方面多年的研究成果做系统化集成,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验证。
据专家介绍,作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中分辨率最高的方法,地震勘探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国内应用地质、地球化学等方法能够寻找的地表矿和浅部矿越来越少,找矿的主体已开始转向隐伏矿和深部矿。以往对金属矿勘查主要应用电磁等地球物理方法,很少使用地震方法。尽管地震勘探可以对地下地质结构、分层信息和控矿构造进行精细刻画,但目前尚未专门研制出金属矿勘探所急需的新型实用和轻便的地震成像仪器和处理系统。据介绍,该系统研发成功后,将满足我国金属矿产资源攻深探盲的需要,为地质找矿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责任编辑:刘征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