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遍预期之下,市场迎来了2010年以来中国第四次加息,也是今年以来第二次加息。
中国人民银行5日晚间宣布,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25%,一年期贷款利率达到6.31%。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央行在这样一个时点做出加息决定,意在应对当前可能再度创出新高的物价压力。
“稳定物价被当局视为今年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市场预期3月份中国物价指数会再度创出新高,此时加息是央行对可能反弹的通胀压力所做出的提前应对。”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说。
由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中国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日益增长。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拉动、流动性总体宽松的货币推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今年上半年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较大。
“我们预计3月份物价指数可能会再度攀升在5%以上,同时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下,PPI指数也会比较高。”刘煜辉说。
此外专家指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央行频频加息也有基于收紧流动性的考虑。
“现在国内流动性远超过2007年至2008年,数据显示,M2(广义货币供应)占GDP比重接近20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流动性充裕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这是当前连续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等偏紧货币政策持续的原因。”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说。
经济学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这样评价加息与流动性的关系:从理论上讲,加息好比给货币老虎多喂块肉,让它乖乖趴在笼子里别出来乱晃悠。在逻辑上,只要加息足够,再凶的货币老虎也会趴下。
责任编辑:lee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