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保障发展保护资源 改革创新善治善为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2011年03月23日 11:15 8216 来源: 人民日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十一五”期间:

        ●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消耗下降29%

        ●全国补充耕地面积近2000万亩

        ●全国新增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56亿吨和3万亿立方米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过去五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

        徐绍史:“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系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汶川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是实行管控与激励并举,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国共批准新增建设用地3300多万亩。单位GDP建设用地消耗下降29%。三是基本建成全国覆盖、全程监管、科技支撑、执法督察和社会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四是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服务抢险救灾,有力保障了民生。五是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国土资源遥感监测全国“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基本完成。

        耕地减少过快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国耕地保护管理取得哪些主要成效?

        徐绍史:首先是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我部会同农业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连续3年对省级政府履行耕地保护责任情况开展检查,目前,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层层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书。同时运用经济手段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四川成都、广东佛山等地设立耕地保护专项资金,为探索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提供了鲜活经验。我部还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开展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国耕地减少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15.6亿亩以上。

        其次,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十一五”期间,经我部审查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270多万亩,其中耕地134多万亩,依法核减不合规用地申请约39万亩,其中耕地17多万亩。通过严格执行补充耕地以项目形式实施、建设项目与补充耕地项目挂钩等制度,实现了“占一补一”。“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补充耕地面积近2000万亩,多于同期建设占用的1700多万亩耕地。

        第三,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截至目前,聚合各种涉农涉地资金用于整治土地6000多万亩,新增耕地2000多万亩。2008年以来,我部会同财政部在吉林、新疆、宁夏、黑龙江、青海、湖南、湖北、云南和河南等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以及汶川地震灾区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

        能源矿产调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记者:“十一五”期间,能源矿产调查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徐绍史:过去五年,我国新增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56亿吨和3万亿立方米;新增煤炭资源储量3380亿吨。我们新圈定16处油气勘探战略选区,伊犁、吐哈、鄂尔多斯、二连等盆地形成4个万吨级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基地。我们在南海北部和祁连山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

        过去五年,我国新发现找矿异常近2万处,矿产地900余处,重要矿产资源新增一批资源量,其中:铁矿石50亿吨、铜3800万吨、铝土矿4.5亿吨、钾盐4.6亿吨、金1800吨、铅锌8300万吨。新发现辽宁大台沟、安徽泥河等一批大型铁矿,开创了我国铁矿找矿新局面。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接续基地。完成了铁、铜、铝等重要矿种资源潜力评价,预测未查明资源潜力铁2000多亿吨、铜2.2亿吨、铝土矿100多亿吨。完成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在严重缺水地区解决了1500万人饮水困难。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