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一篇微博引发的社会关注: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地矿事业发展

2011年03月18日 9:50 15088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谁没有儿女情长,谁不想锦衣玉食?但他们为了国家找矿,长期在荒山僻岭奔波,以地为床、天为被,吃尽各种苦头,却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我们对一线地质工作者及家属的敬仰之心油然而生!让社会各界都来关心‘老三’,支持地矿事业的发展。”日前,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在自己的微博中呼吁。
  2月16日,一条关于基层女地质工作者的微博引起了蔡奇的关注——“当我们还是姑娘的时候,我们很单纯;当人家穿上花衣服的时候,我们是穿着工作服;当我们有好衣服的时候,我们已不再年轻;当我们醒悟的时候,我们还是心甘情愿找矿。”感动之余,蔡奇立即转至自己的微博,并附言:“很感动!这就是活生生的电影《山楂树之恋》中的老三”。
  一石激起千层浪。蔡奇代表的这条微博在网上引起了巨大轰动,几天之内500多名网友相互转发、评论——“看了这段话才去了解地质工作,了解了地质工作者,广大地质工作者辛苦了。你们真给力!”“地质工作者是最让我敬佩的一群人。”“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电影《山楂树之恋》的投资人熊晓鸽转发微博并留言:“向为祖国找矿而奔波在荒山僻岭的地质队员致敬!”
  蔡奇的微博引起了地质工作者的共鸣——网友杜世俊留言:“野外地质工作经历时觉得辛苦,但事后回想起来会发现留下的总是美好的回忆。”地质队员“雪晴”留言:“我们默默勘探,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悄悄奉献,维系着祖国的万里腾飞。即使染白发,我们青春无悔,拔地而起的厂矿就是我们青春的丰碑!纵然黄沙埋身,我们终身无愧,万家灯火的璀璨正是我们生命的花蕾!”网友瞿麦华感慨:“地质队员的艰辛,只有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神马都是浮云,地质队员才是真给力!”

[1][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