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环保部尚未披露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治企业名单

2011年03月02日 14:18 10336 来源: 新世纪周刊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从现在开始,这4452家企业,要全部给死死盯住……”2月18日,在环保部召开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视频工作会议上,该部部长周生贤给各地环保系统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会上披露,《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近日已由国务院正式批复。到2015年,中国将建立比较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和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基本遏制住突发性重金属污染事件高发态势,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非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则不超过2007年水平。
  据悉,《规划》列出了14个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重点省份、138个重点防治区域和4452家重点防控企业。
  这是中国第一个“十二五”专项规划,也是2009年全国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以来的又一次大动作,受到各界瞩目。

  规划全文保密
  耐人寻味的是,环保部网站仅于2月21日转载了《中国环境报》一篇关于周生贤在上述视频会议讲话片段的报道,并未公布《规划》全文。该部网站甚至没有提及《规划》究竟列出了哪些重点行业和哪些重点省份。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一位官员在电话中对本刊记者表示,《规划》全文目前是秘密的,不会向公众发布。本刊记者还给环保部宣教司新闻处发去采访传真,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应。
  而据《中国企业报》报道,《规划》起草人之一、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透露,五大重点防控行业是指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重有色金属冶炼业、铅蓄电池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所涉及的14个重点省(区)则包括内蒙古、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和青海。
  至于138个重点区域和4452家重点企业的名单,本刊记者还不得而知。部分地方媒体则提及本地的重点防治区域,如浙江《台州日报》报道介绍,台州市路桥、温岭、玉环三地被列入全国重金属重点防治区域。
  分析人士称,政府部门或许对是否公布重点防治对象名单存在顾虑。但实际上,对各个地区和各家企业而言,“上榜”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来自纳税人的防治资金补助。四川省政府网站2月17日披露,雅安市汉源县乾盛矿业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实施方案近日获该省环保厅批复,项目总投资3440万元,其中900万元国家补助资金已拨付到企业。另据新华网报道,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经过争取,被环保部列入重金属污染防控区,2010年获拨资金达8467万元。
  《规划》具体编制过程也扑朔迷离。多位曾经参与《规划》讨论的专家告诉本刊记者,他们手中并无全文。一位专家还说,有些参与规划的人士最初甚至连造成污染的重金属主要有哪几种都不清楚。
  根据《规划》,中国今后重点防治的重金属包括铅、汞、铬、镉,以及类金属砷。其中,陕西凤翔等地的一系列血铅事件已让公众对铅不再陌生;本刊2011年第6期封面报道“镉米杀机”也让更多人认识到镉污染的威胁。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