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全球智库峰会落幕 为世界经济开出各色药方

2009年07月06日 9:34 7939 来源: 资源再生杂志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新闻图片200966930271246843827203_9140.jpg
  7月3日,全球智库峰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位政要、学者、诺贝尔奖得主、全球五百强CEO,就全球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展望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共谋全球发展。图为峰会会场嘉宾云集。

新闻图片200966930411246843841156_3177.jpg
  7月3日,全球智库峰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位政要、学者、诺贝尔奖得主、全球五百强CEO,就全球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展望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共谋全球发展。图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右)与会。


  7月4消息    (中国新闻网 俞岚 赵建华)经过三天的思想交流与智慧碰撞,全球智库峰会今天在北京落下帷幕。各国顶级智囊深究金融危机之根源,探讨解决危机之方案,描绘世界经济之未来,在主办方看来,会议成果“出乎意料的满意”。
  因为“没有控制住人数”,原本打算开个“规模不大的会议”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把全球智库的首次聚会开成了“大会”。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会后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透露,六十多家国外智库,二百余名外宾与会,不少跨国公司、国内各大企业、国内各研究机构也积极参与,参会总人数突破了一千人。
  三天中,全球智库展开了头脑风暴,集体“会诊”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各抒己见,共谋出路,也从不同层面对G20华盛顿峰会、伦敦峰会,“金砖四国”峰会精神做出响应。尽管视角各异,观点不尽相同,但在激烈的交锋中,全球经济的脉络和未来的走势逐渐变得清晰。
  在一些问题上,智库们看法颇为一致。譬如各国携手合作方能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全球要联手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货币体系应当多元化;发展中国家应当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话语权;解决全球失衡不能单靠一两个国家;中国应当多消费,美国应当多储蓄等。
  但在世界经济何时走出危机,经济前景是喜是忧等议题上,智库们也有分歧,有的较为乐观,有的则略显悲观。针对如何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中国怎么能降低居高不下的储蓄率,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当如何进行等问题,专家们开出的“药方”也各有特色。
  郑新立表示,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来自不同国家的经济学家们能够把各自不同的认识、解决办法、经验汇集在一起,最终形成可供各国政府参考与借鉴的方案,是“本届峰会最大的收获”。
  而按照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说法,办个智库比较容易,开一个全球智库峰会不容易,中国没有过,全球也没有过,做成这个事情本身就很了不起,就是峰会最大的成功。
  全球智库峰会今天还发布了“全球智库峰会北京倡议”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北京倡议”,倡议各国智库合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安全、健康、气候变化及极端贫困等问题,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hoping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