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WWF)1月26日发布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报告,该报告指出,经济刺激计划将对节能减排产生积极影响,建议中国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再出台相关经济刺激政策。
2008年11月,国务院做出了用4万亿元(约合5850亿美元)投资来刺激中国经济发展,防控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决定。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的2100亿元用于节能环保措施。
报告指出,能源专家们发现,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是该经济刺激计划成功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这一举措在短期内(2009年-2010年)增加了对高能耗产业的需求,推升了中国的能耗水平。然而,从长期看,经济刺激计划对节能减排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净减碳效果将从2014年起逐步显现。
此外,4万亿投资的长期环境效益主要来自于对铁路和城市交通系统的投资。预计到2020年,交通行业的能耗将因此降低20%。
研究显示,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发电、石化产品和运输等7个高耗能行业占中国总能耗的90%。
报告并指出,中国在迈向低碳经济之路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报告建议中国增加节能投资,包括对高能耗项目执行严格的审批标准,取消对低能效技术的补贴,同时应充分利用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潜力,实现能源结构的改变。
责任编辑:lee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