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我国“十二五”经济转型将去向何处?

2011年01月26日 9:40 8990 来源: 经济观察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攻坚时期。转型已成为当今政府和企业共同的重大使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规模均位居世界前列,但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我国传统“低价工业化”发展模式将受到严峻挑战,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改变“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发展现状,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成为“十二五”时期经济工作的最重要的任务。其中,关键是要改变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五个过度依赖”,实现五个“再平衡”,建立“内需主导、消费支撑、创新驱动、均衡共享”的发展模式。


  一、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增长方式向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以消费为主力的发展方式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内需与外需失衡、投资与消费失衡的问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据测算,2000-2008年,我国投资增长17.9%,净出口增长34.7%,分别比消费增速快7.2和24个百分点,而居民消费率从1985年的53%降至2008年的35.3%,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模式,使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为此,在“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实现以消费需求为主导的内需拉动型增长,坚持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努力推动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要调整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要优化创业致富的环境,放宽民间投资限制,让更多的就业者变成创业者,通过中小企业创造新一批中高收入者;要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突破口,实施均衡城镇化战略,一方面要发挥大城市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形成都市圈网络;另一方面要推进农村城镇化,变农民消费为市民消费;要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服务业比重,培育更多具有高消费能力的人群;要创新金融服务,推进消费信贷,放大消费需求;要鼓励新产品开发,培养新消费点,刺激消费者潜在需求;要培育新型消费文化,实现旧消费观念的改变和新消费习惯的养成。同时要加快完善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投资建设,提高居民消费预期和边际消费倾向。


  二、从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的要素驱动方式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方式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廉价要素成本优势,采取低成本竞争战略,大规模引进外资,确立起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但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却处于弱势地位,面临“低端设计,虚弱品牌,巨大排放,微薄利润”的尴尬。当前,我国逐步进入高成本时代,要素约束不断增强,原有发展模式将无法维系。在“十二五”时期要始终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对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实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要发挥高校创新源和科研院所智力源作用,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坚持“以用为本”人才理念,培养出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新型创新创业者;要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制造业企业高端化和服务业企业现代化,加快企业战略转型,实现创新驱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要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构建区域创新文化体系,通过区域品牌影响,增强区域经济集聚力。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