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专家解读2010年中欧经贸四大热词

2010年12月22日 9:41 5097 来源: 新华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2月22日消息  第三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前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主任陈新接受新华社采访,对2010年中欧贸易热词进行了解读。


  热词一:欧债危机
  希腊债务危机刚刚步入尾声,爱尔兰债务问题再度拉响“警报”,将刚走出金融危机的欧盟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刚从金融危机中恢复的中欧贸易将何去何从?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主任陈新认为,如果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能够迅速得到控制,那它对中欧整体贸易影响有限。根据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中欧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4339亿美元,仍远高于中美(3469亿美元)和中日(2678亿美元)。
  但他同时指出,如果危机持续扩散,欧盟多国将采取财政紧缩政策。这会对普通居民消费和大宗产品消费(机电产品和办公设备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中国对欧出口。


  热词二:稀土出口
  今年,包括部分欧洲国家在内的西方国家不断炒作中国稀土出口的话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认为,稀土问题主要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不是实质性贸易摩擦,相信中欧双方经过谈判可以达成协议。
  陈新介绍,中国国内的稀土提炼工艺仍以初级提炼为主,给环境造成巨大污染。西方国家不应一边指责中国的环境问题,一边要求中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低价向其供应稀土。相反,欧盟已经具备先进的、精加工的稀土提炼工艺。如果欧盟与中国进行有关的技术合作,就能帮助中国减少稀土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帮助中国稀土产量保持稳定。


  热词三:反倾销
  近期,欧盟已经对华多种产品密集采取反倾销措施。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0年前10个月欧盟对中国共发起10起贸易救济调查,超过2009年全年欧盟对华发起案件数,涉案金额约47.4亿美元,为2009年全年涉案金额的6倍。
  陈新认为,欧盟对华贸易摩擦加剧与其贸易政策密切相关。11月9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题为《贸易、增长与世界事务》的对外贸易新战略,提出在未来5年将采取“更加强硬”的策略为欧盟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今年欧盟对中国数据卡同时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种调查,尤其值得关注。这意味着欧盟对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日益关注,也反映了未来中欧贸易摩擦的一种新动向——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在往上升。
  曲星认为,在经济危机背景下,许多欧盟国家都开始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很多举措已经非常到位,欧盟所说的大范围政府补贴项目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热词四:人民币汇率
  今年,欧盟官员曾向媒体暗示,人民币汇率对欧元汇率被低估。
  陈新说,美联储启动“二次量化宽松”以来,美元供应量不断增大,引发美元对欧元在内的多种货币快速大幅贬值。这充分说明是美元,而不是人民币币值被低估,导致了不稳定因素。
  曲星表示,中欧贸易不平衡不是由汇率造成的,而是全球化条件下的结构性问题。欧洲一些国家虚拟经济比重较大,必然要大量进口实体工业产品。要解决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首先要解决欧洲内部经济结构不平衡的问题。

责任编辑:lee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