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寻2011年中国经济看点

2010年12月17日 9:46 10080 来源: 资源再生杂志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2月17日消息  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要部署之一。为此,持续两年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第二大任务。
  相关人士指出,以上两大举措将在抑制通胀方面直接发力,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形成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等措施,也将成为2011年应对通胀的重要着力点。

  调整货币政策 收窄涨价之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货币政策继2008年“从紧”和2009年、2010年“适度宽松”后,再次回归长期实施的“稳健”。
  “货币超发是推动物价上涨的最根本因素。”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赵涛说,当前物价上涨,反映了“适度宽松”货币供应量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滞后影响已显现。缓解通胀压力,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逐步把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到合理水平;同时要控制新增贷款规模。
  过去两年,我国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1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达到71万亿元,成为全球货币供应量第一大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当日,央行年内第六次、月内第三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议闭幕第二天,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要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
  经济学家周其仁认为,除了稳定货币供应增速,还需采取“水多了加面”的方式,动员更多资源进入市场,例如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合法交易、开放医疗服务市场等,以消化超发的货币。


  完善汇率机制 扩大进口规模
  2005年汇改以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首次公开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中。此外,本届会议首次将“扩大进口规模”提至平衡宏观经济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高度。
  赵涛说,顺差扩大是导致人民币超发的重要原因。力缓通胀压力,要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加汇率机制的灵活性;通过扩大对重要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等的进口,适当减少贸易顺差。
  我国在经济企稳回升后即继续推进汇率改革,今年6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约3%。同时,我国贸易结构日益平衡,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已从2007年10.6%的峰值降至2009年的5.8%。央行副行长易纲日前表示,我国在未来三到五年会尽力将这一比重降至4%。
  “更多利用汇率手段遏制通胀,不仅可以降低总体物价水平,还可以让不同类别产品的相对价格更加合理,可谓一箭双雕。”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斌说,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产品价格和能源价格充分下降。
  多位专家认为,我国适度温和的汇率调整是资本流入冲击下的主动选择。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可能包括丰富当前的货币篮子,引入今年以来升值较快的新兴国家货币,以抵消更多潜在风险;逐步从参考一篮子货币,转向直接盯住一篮子货币,从而确定相对稳定的汇率波动幅度。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