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凯 制图
11月24日消息 受中国收紧流动性及美元反弹影响,整个大宗商品市场持续低迷,金属期货亦难独善其身。昨日,国内金属全线大跌,沪锌以跌停报收。业内人士表示,沪锌因基本面差、前期资金炒作过猛等原因,领跌有色;而由于政策利空、美元走强,短期内金属整体上涨乏力。
流动性收紧令金属全线大跌
23日,有色金属全线大跌。沪锌主力合约以跌停报收;沪铜以61490元/吨收盘,下跌2000元,跌幅为3.64%;沪铝以16180元/吨收盘,下跌1.43%。外盘方面,截至发稿,伦敦金属全部下挫,伦铜跌1.71%,伦铝跌1.09%,伦锌跌1.53%。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流动性的收紧是造成金属期货普跌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没变,还是因为中国在不断收紧流动性,国家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连续两次上调存款保证金,其用意十分明显,就是要收缩流动性,控制通货膨胀。”东亚期货分析师冯凯向记者表示。
上海中期分析师方俊锋表示,中国收紧流动性仍然是造成商品大跌的最主要因素,中国方面对通胀的控制措施有增无减,且有越行越盛的趋势,令市场资金不敢过于入场;对外来热钱的流入控制,也使得整个资本市场进入的资金减少了。
东证期货分析师应昊良也认为,大跌原因主要是国内流动性收紧及其进一步收紧的预期强烈。11月银行放贷资金因存款准备金上提两次被直接冻结6000亿元,市场呈现出一定恐慌心理,空头这两天有所发力,而未来由于国内外汇占款较大以及年底央票集中到期的来临,央行对冲流动性的压力十分大,预计12月可能会有进一步的从紧政策出台。
另外,方俊锋还提到一些影响商品市场走势的因素,“沉寂已久的欧债问题再次浮出水面,爱尔兰危机是引子,后面的葡萄牙、西班牙令市场关注;昨日朝韩发生冲突,后期影响值得商品市场进一步关注;美元指数在避险情绪作用下进一步上涨。”
责任编辑:刘征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